干部作風建設中解決有對策
干部作風建設應采取的對策
1、注重學習、強化教育。
要學理論、學業務、學科學知識,強化對黨員干部的宗合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大膽改革學習培訓方式,切實突出學習教育的目的。
2、建章立制,狠抓落實。
要建立科學實用的學習制度,民主的用人制度,實事求是的績效評價制度,勤政為民的廉潔制度,客觀公正的獎懲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加強督辦檢查,強化督辦措施,定期通報各種不良行為,嚴肅查處各種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3、領導帶頭,率先垂范。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各級領導干部要在作風建設方面率先垂范,能從我做起,敢說“向我看齊”。要帶頭學習,帶頭深入基層,聽真言,講實情,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帶頭發揚民主,尊重民意,清政廉潔,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做執行制度的模范和表率。
三、在抓落實中加強干部作風建設
1、用決策中的“唯實”推動干部作風建設。
首要任務就是作出符合本地實際的正確決策。決策正確與否,關鍵看是否堅持一切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唯實”。實踐證明,制定決策的過程也是推動思想作風建設的過程。在決策制定過程中做到“唯實”。一是用全面的觀點來認識本地實際,力戒主觀片面性。任何事物都是復雜的矛盾統一體,是由各個部分各個環節組成的。一個地方的情況也是這樣,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歷史因素,既有物質因素又有精神因素,只有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加以考慮,才能作出符合本地實際的決策。二是用與時俱進的觀點看待本地實際,力戒僵化的思維方式。一個地方的實際總是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才能作出符合不斷變化的實際的正確決策。三是用比效的的觀點分析本地實際,拓破封閉的思想觀念。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就不容易把握本地實際,特別是不容易深入認識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換一種眼光和思路,才能真正看清自身的優勢和潛力所在,進而作出正確決策。
2、用執行過程中的“務實”,推動干部作風建設。
有了符合本地實際的正確決策,還必須發揚務實作風,真抓實干,把決策變成現實。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一種務實作風,再好的決策也只能是一紙空文。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做到“務實”,一是講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不僅要看干什么,更要看干的質量,干的效果。對情況不明、方法不當造成工作失誤的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對沽名釣譽、做表面文章,扳“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堅決予以批評和處理。二是注重實干,堅決反對官僚主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邊做一邊看,一邊帶著一邊干”。領導干部作風正、重實干,群眾就會跟上來,官僚主義就沒了市場。三是講究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對頭事半功倍,方法不對頭事倍功半。
3、用實施工作的“求實”推動干部作風建設。
正確的決策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如何對待工作中的不是乃至失誤,是對干部工作作風的考驗。一是正確處理 與實踐的關系。二是正確處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堅持群眾觀點、善于運用群眾的智慧豐富和完善決策的工作思路。領導干部要以基層為課堂,拜群眾為師,虛心接受群眾的好建議,傾聽他們的呼聲。三是正確處理科學決策與實踐的關系,遵循科學規律,借助城外的力資源提高決策水平。四是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堅持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靠集體的智慧求實工作。我們的工作是一個整體,每一個成果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經驗,只有實現優勢互補,才能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