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被拐22年后發帖找到親生父母(組圖)
手摸22年未見的兒子,母親熱淚盈眶。陳哲 朱鼎兆 攝
簡短的相認之后,在民警的陪同下,一家三口紅著眼睛離開漣水機場(左1為李燦尚,左2為其母親,右1為其父親林健)。
22年前,只有3歲的福建漳州男孩李燦尚在家門口被人拐賣至福建泉州,22年后,在淮安做生意的他通過淮安市清河公安分局,終于找到遠在福建漳州的親生父母。前天晚上,當林健夫婦出現在漣水機場時,似乎一眼就認出了站在等候區的李燦尚,直奔他而來,緊緊抱著他久久不愿松開,一家三口哭著用他們的家鄉話——閩南話訴說22年的離別之苦。記者聽不懂他們的家鄉話,但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濃濃親情。
22年前
家門口玩耍 被人抱上摩托車
前天下午4時許,雖然離與民警一起到漣水機場接機還有一段時間,但李燦尚早早就來到淮安市清河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他是當天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馬上就到淮安來與他相認,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他有點坐立不安。
據李燦尚介紹,22年前,當時只有3歲的他在家門口騎著兒童三輪車玩耍時,突然被兩名男子抱上一輛摩托車,當時他又哭又鬧,坐在車子上好長時間后,到了一戶人家,但不久他又被帶到另外一戶人家。
長大后,他才知道,原來先前那戶人家嫌他的屬相不好,所以沒有買他,才被拐賣到現在泉州的養父母家里。至于他到底是哪里人,原來叫什么名字,他都不知道。李燦尚說他最難受的是他在幼兒園,每次與小朋友吵架,小朋友的媽媽都會堵在幼兒園門口罵他是個野孩子。好在他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還供他上學。
22年里
年齡越大 尋親愿望越強烈
由于寧波當天上空氣流不穩,由廈門經寧波再飛往淮安的MU2946航班推遲1小時起飛。早早在機場等候的清河公安分局民警和李燦尚都有些急不可待了。根據之前收到的資料,李燦尚的母親心臟不太好,民警一遍又一遍地叮囑李燦尚到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別讓老人太激動。
終于到了晚上8:20,MU2946航班緩緩降落。李燦尚站在等候區,雙手微抖,掩住面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這時一對老人的身影進入大家的視線,其中那名老先生發型、臉型都和李燦尚非常相似。這位老人看到這邊等候的人群,就直奔李燦尚而來,頓時認出了自己的兒子。感人的一幕上演了,一家人都無法控制情緒,熱淚盈眶,緊緊擁抱在一起。一旁的記者、民警和過往旅客無不為之動容。
“22年了,這真是奇跡啊!我們幾乎已經放棄希望了。他就是林小松,和他弟弟長得一模一樣。”李燦尚的母親告訴民警,“我們尋找了福州、廈門等好多地方,都找不到。到現在家里還保留著他小時候最愛玩的三輪童車……”找到被拐22年的兒子林小松,激動的林健當場打電話回家,告訴林小松的姐姐和弟弟。
22年后
一家三口在機場激情相擁
李燦尚16歲那年,跟著福建泉州老鄉來到淮安做生意,先在老鄉處做學徒,現在他則在淮安市區代理某知名品牌瓷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發現自己尋找親生父母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去年12月份,公安部開展打拐專項行動。在老鄉的鼓勵下,李燦尚在“寶貝回家”網站發帖,表達自己想找親生父母的心愿。本以為這么多年了,自己尋找父母也只是一個愿望,根本沒想過真能實現。帖子發出第二天李燦尚就收到志愿者的回復,讓他迅速到當地公安機關采取血樣。于是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淮安清河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采取血樣。
一個月后結果出來了,他的DNA樣本與福建漳州的林健夫婦竟然有99%的相似。而林健夫婦1989年7月報案,年僅3歲的大兒子林小松被人拐走。對方聽說自己的兒子可能在江蘇淮安時也非常激動。
經過民警幾次聯系,覺得認親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決定安排雙方于前天在淮安相認。
通訊員 王勇 王宏志 陳哲
本報記者 朱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