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首例艾滋就業歧視糾紛 小伙狀告人社局
小海收到的艾滋病體檢結果告知書
貴網9月8日訊(黔中早報 記者 謝亮 蔣旻)今年6月,貴州省三都縣一個小山村27歲的代課老師小海(化名),順利通過了三都縣教師資格考試的面試和筆試后,卻因在體檢中查出HIV(艾滋病)呈陽性,被取消教師錄取資格。
小海認為,三都縣招聘辦侵犯了自己的平等就業權。昨天下午,小海的代理律師將設立招聘辦的三都縣政府、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起訴至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要求確認被告不予錄用的行為屬就業歧視并予以撤銷,同時就是否錄用原告重新作出決定。
三都縣人社局則表示,他們完全是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第18條規定,取消小海教師錄取資格的。
從沒想過會感染上艾滋病
小海是三都縣人,2008年畢業于貴州某師范類院校,然后一直在老家山區里當一名代課教師,每月工資600元,寒暑假沒有工資。而他了解到,正式教師每月平均2300元,寒暑假工資照發。
今年4月初,小海注意到三都縣人事人才網公布的招聘信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若干名。機會來之不易,小海趕緊報名,并于月底參加了筆試。這已是小海連續第三年參加教師考試。
6月初,小海在三都縣中學進行面試(試教),并順利通過。隨后,由三都縣人社局安排,小海到三都縣縣醫院進行了體檢。全家人沉浸在愉悅的期待中。
7月13日,小海發現自己的名字并沒有出現在體檢合格名單上。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在電話告知小海,他的HIV檢測為陽性,不合符教師體檢標準,所以取消了小海的錄取資格。
聽完人社局的電話,小海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感染上艾滋病毒。”小海說,除了2009年在杭州賣了400元的血外,自己沒有輸過血、不良生活作風或靜脈吸毒的行為,他至今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感染上艾滋病毒的。
“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心碎的感覺,不僅僅因為自己是HIV感染者,還有我可能徹底失去的教師夢,歧視的力量,可以瞬間擊碎一個年輕的夢想。”小海說。
艾滋病感染者不能當老師?
令小海不解的是,國家有明確的法律政策規定要保障HIV感染者的生活和就業問題,為什么自己就不能當教師呢?
上網搜索了解到去年發生的艾滋就業歧視第一案和第二案,小海通過互聯網聯系上為該兩起案件提供法律援助的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
為當初兩位原告提供幫助的律師于方強告訴他,“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勝訴的話,將會推動《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的改變。”小海就此堅定了信念。在于方強的協助下,聘請了公益律師陳文勝代理自己的案件。
小海說,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他希望自己當教師的夢想能夠實現。
昨天下午5點,代理小海案件的貴州黔策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文勝律師說,現在,他已經向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訴狀,并提供了委托書、相關證據等材料。至于是否會立案,還需要等待法院討論后決定。
本報將會繼續關注這起艾滋就業歧視糾紛案。
按規定執行 不含歧視成分
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與三都縣人社局取得聯系。辦公室一位姓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之前的教師招聘錄用考試中,小海確實通過了之前的考試。雖然招聘錄用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由于在體檢過程中檢查出小海HIV呈陽性。因此,停止辦理小海的聘用審批手續。
這位工作人員說,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第18條規定: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單位在錄用體檢時,就是以此為依據來執行,不含有任何歧視的成分。如果小海有什么想法,可以向縣人勞社保局提出異議。
相關案例
2010年10月13日,我國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業歧視訴訟案在安徽安慶市審理。應屆畢業生小吳想當老師,卻因為體檢中“艾滋病檢測呈陽性”被擋在安徽安慶教育局招錄教師的門外。小吳一紙訴狀將安慶教育局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安慶市教育局拒錄行為違法,并要求判令安慶市教育局錄取。當年11月12日下午,法院駁回原告小吳全部訴訟請求。
同年10月20日,因艾滋病檢測呈陽性而在教師招聘中被拒的小軍(化名)通過代理律師向四川攀枝花鹽邊縣法院遞交了訴狀,將鹽邊縣教育局、人事局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被告鹽邊縣教育局、人事局不予錄用原告的行為違法,責令被告重新錄用原告,同時對泄露原告隱私的行為進行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專家說
應給艾滋病感染者
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
成立于2006年12月19日的北京益仁平中心是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機構主要致力于開展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病患者救助及消除歧視等公益工作。
曾任北京益仁平中心前任總協調人,現為南京天下公執行主任的于方強說,去年,北京益仁平中心兩次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寄送了建議信,建議盡快審查《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以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中的條款,刪除或者修改該標準中造成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條款,消除對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制度影響,并從具體操作層面上給予指導。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中心客座研究員陸軍說,根據衛生部2009年的統計,我國有74萬艾滋病感染者,實際人數可能更多。“能夠提供一個公平的就業和生活環境,是對他們最大的照顧和關注。”
陸軍分析說,目前,在政策層面上,乙肝攜帶者的平等就業權已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保護。而同屬乙類傳染病的艾滋病患者的就業權利保護問題則凸現出來,需要主管部門從政策法規和實際操作層面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