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男孩:我要上大學(圖)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跡。吳江市盛澤中學高三學生倪振威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能感知到微弱的光線,靠著一只水晶球才能學習。在今年9月的摸底考試中,他獲得全班第一、全校理科第二的佳績。除了震驚、感動之外,還有憂慮。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嚴重的視力殘疾,可能如一座大山,橫亙在他通往大學的路上———
今年18歲的倪振威,高高的個頭,一雙平底球鞋———他的確是個大男孩了。與同學們不同的是,倪振威沒有常人靈動的目光,但臉上始終掛滿微笑。看得出,他是一個陽光男孩。
小彈珠里發現大乾坤
倪振威,七都鎮長橋村6組人,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父親沈菊明,長年開拖拉機,幫人搬運貨物,掙點養家糊口的錢,而母親章田英患糖尿病已數年,基本失去了勞動能力。
1993年,倪振威降臨人世不久,父母發現,倪振威的目光有些呆滯,到醫院一查,結果令他們十分痛楚和心酸:倪振威得的病跟姐姐一樣,是先天性白內障。
幾個月后,倪振威在蘇州一家醫院做了眼科手術,但效果不甚理想。就這樣,倪振威幾乎是伴著黑暗慢慢地長大了。
“大約在四年級的時候,小伙伴送給我一顆玻璃小彈珠玩,偶然間,我發現小彈珠居然可以放大東西,從此,我就用它看書、做作業。”說話間,倪振威笑著自嘲:“之前,因為我什么也看不見,考試常常得個‘鴨蛋’回家。后來,憑著小彈珠,成績才開始好起來了。”
等到上初一的時候,倪振威的小彈珠換成了水晶球,這枚水晶球比小彈珠更大、更圓、更亮,是他姐姐的同學扎頭發用的。倪振威如獲至寶,隨身攜帶,一有空,就拿出來看書學習。
“他特別愛讀書,求知欲特別強。”張震宇是倪振威小學和初中的同學,與倪振威一同考入盛澤中學,張震宇說:“念小學的時候,倪振威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他十分倔強,不懂的問題非要弄到懂為止。”
水晶球里追尋理想人生
金秋十月,暖暖的陽光照進盛澤中學高三(8)班的教室,整個教室亮堂堂的。語文老師正在指導學生朗誦古文,教學樓過道里書聲朗朗,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倪振威坐在教室最前排的最中間,全班只有他伏在課桌上,用水晶球在課本上一行一行地“掃描”,一字一字地閱讀。
水晶球是如此晶瑩剔透,書本、同學、老師、講臺、黑板,還有懸掛在墻上的那面鮮艷的國旗,都清晰地映入其中。
如今,水晶球就是倪振威的第二只眼睛,他從水晶球里追尋理想人生。
倪振威剛考入盛澤中學的第一個學期,高三年級組德育主任吳惠芳老師在一次監考中發現,一名男孩伏案“睡著”了,走近一看,才知道這名男孩的臉幾乎貼在課桌上,正緩緩地移動著手中的水晶球,認真地解答著考題。談起兩年前的那一幕,吳惠芳的眼睛濕潤了。
在采訪期間,倪振威卻一直微笑著。
殘疾的視力給倪振威的學習帶來了巨大的不便,雖然在所有同學中,他是離黑板最近的一人,但他仍要用高倍放大鏡才能依稀看到黑板上的字跡。
“黑板上的字都是倒的,現在我已經習慣了。”倪振威依然面帶微笑。
倪振威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下課后,同學們都到室外活動去了,倪振威常獨自一人呆在教室里,把水晶球貼在黑板上,再一個字一個字地琢磨,反復回味老師的講解思路。
小小的水晶球,給倪振威帶來了一點點光明,他從水晶球里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夢想。
水晶球男孩盼圓大學夢
圓圓的水晶球,一如倪振威的大學夢。
進入盛澤中學后,倪振威就一直為實現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著。
兩年多來,倪振威獲得了許多榮譽:江蘇省生物奧賽二等獎,獲唐仲英獎學金,獲校十佳學生、三好學生、學習優勝獎、軍訓優秀學員等稱號,還在校運動會實心球比賽中奪得第五名。
因為倪振威學習成績優異,同學們遇到不懂的題目常常求教于他,他總是熱心地為他們解答。
“倪振威的解題思路很有條理,經他一點撥就能明白。”一位同學告訴記者,“倪振威還主動幫助他人,有一次,我生病沒來聽課,他就工工整整地為我整理好課堂筆記。”
對此,倪振威有著自己的解釋:生活上,同學們都很照顧我,在食堂里,他們幫我打飯打菜;宿舍里,他們幫我收拾物品……而在給同學們講解題目時,我也可以對題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些,都給了倪振威很多的快樂,但隨著高考的臨近,倪振威開始愈加為自己的眼睛擔心起來。
“倪振威的學習一直很穩定,考試成績在全校數一數二,只要正常發揮,考個本一沒問題。”盛澤中學校長張建華說,“現在最擔憂的是,倪振威的眼睛可能過不了高考體檢關。如果真是那樣,那就太可惜了。”
渴盼能圓大學夢,倪振威朝思暮想。
倪振威說,他很喜歡籃球,常坐在籃球架下聽同學們打籃球,因為籃球和水晶球一樣,也是那么的圓。
“我在夢中夢見我的眼睛好了,夢見我在大學的球場上打籃球,像風一般地跑。
“我也夢見我在大學的課堂上,與所有的同學一起聆聽老師講課。還夢見我用英語與留學生交談。”
……
對于一名高三學生來說,這樣的夢想其實很樸素,但對倪振威而言,實現這些夢想,仍困難重重。
倪振威的大學夢究竟能圓嗎?本報記者將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