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趕超 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
黨代會同期聲
在貴州這片熱土上,當年紅軍用堅定的步伐走出了“長征精神”;如今,冷洞村人用永不退縮的雙手戰勝了特大旱災,敦操鄉干部用背篼背走著貧困、背回了人心、背出了干群魚水深情。在他們身上,我們既看到沉下身子捧出真心為老百姓服務的真摯情懷,也感受到埋頭苦干、無私奉獻、誓要改變家鄉面貌的精神力量。這就是新時期的“貴州精神”!這種精神激勵我們轉變作風、服務基層、推動跨越,激勵我們吃苦奉獻、迎難而上、只爭朝夕,激勵我們風氣要正、作風要實、干部要干,激勵我們艱苦奮斗、長期奮斗、不懈奮斗!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干部,就是我們倡導的作風,就是我們所要構筑的“精神高地”。全省共產黨員、廣大干部都要學習和弘揚這種精神,肩扛起重于泰山般的富民興黔使命,樹立起堅如磐石般的后發趕超信心,振作起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帶領全省人民萬眾一心、攻難克堅、奮力跨越!
——栗戰書
要點導讀
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
我省發展落后,從根本上看,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不同步、不協調。差距在“三化”上,出路也在“三化”上。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省擴大社會就業靠“三化”,城鄉居民增收靠“三化”,壯大財政實力靠“三化”,縮小城鄉差別靠“三化”,破解二元結構靠“三化”,從根本上扶貧脫貧也要靠“三化”。對于推進“三化”同步,我們要始終不動搖、不放松,動搖了必將又耽誤,放松了必將更落后。
努力走出破解資源環境制約難題的新路子
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途徑,堅持在擴大總量中調結構,在擴大增量中優存量,重點提高二產、快速發展三產、大力加強一產,促進三次產業結構與發展階段相適應。大力調整產業內部結構,堅持高端引領、高頭嫁接、高位切入。
增強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我省是典型的內陸山區省份,開放帶來的活力在某種意義上比改革帶來的活力還要大。開放,不僅是對外開放,還要對內開放。對外開放主要是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大力吸引省外國外投資,引進先進的市場理念和管理辦法;對內開放主要是消除行政性壁壘,消除地區市場封鎖,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企業優勝劣汰。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促進進出口總額比2011年翻兩番,實現以大開放促大開發大發展。
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機制障礙
強調開放的意義不是忽視改革的重要。我省許多方面的改革不到位,沒有實質性突破。深化改革仍然是今后幾年的艱巨任務,也是發展的動力、活力所在。
提升各族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貴州條件艱苦,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更需要有一種在逆境中求崛起的精神。有精神才會有力量。唯有“干”字當頭,才能改變面貌;唯有拼搏奮進,才能后發趕超;唯有構筑“精神高地”,才能沖出“經濟洼地”。構筑“精神高地”,首先需要有能凝聚人心的核心價值、能引領人生的理想坐標、能啟迪心靈的精神生活。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重要的政治問題、文化問題、社會問題。越是發展滯后,民生問題就越是突出,改善民生的任務就越加迫切,就越要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群眾幸福而發展,把推動發展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全力創造為人民帶來幸福的經濟增長。
建設平安、和諧貴州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們不懈奮斗的目標。我省是在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情況下進入問題多發期、矛盾凸顯期,更要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戰略思想,抓發展保穩定、抓穩定促發展,促進全省平安、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