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在鎮遠青溪“3•1”山林火災中英勇獻身的四位英雄
王真強 王忠 姚寧
編者按:鎮遠縣青溪鎮河東村扎瓦坡山林火災震撼著黔東南大地。為了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兩名解放軍士官和兩名村民在烈火中光榮犧牲,他們的英名將永垂青史。
英雄:在烈火中永生
2008年3月1日,星期六,一個平常的日子,然而對于鎮遠縣青溪鎮來說,卻是一個“黑色星期六”。
這天下午2時許,青溪鎮河東村扎瓦坡突然發生特大山林火災,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處于危險之中。青溪鎮黨委、政府立即組織動員干部群眾趕赴現場撲救。此前,河東村委會主任鄭美鵬得到信息,已經于第一時間組織村民和民兵上山撲救。與河東村毗鄰的下河村橋家村民組組長李茂明得知災情后,也立即率民兵應急分隊趕赴現場撲救山火。火勢越來越大,村民力量明顯不足。青溪鎮人武部部長黃學鑫向鎮黨委書記匯報情況后,受托于下午2點30許電話聯系駐扎在附近來黔援助災后重建的成都軍區某紅軍師裝甲團請求支援。某紅軍師是一支有著81年光榮傳統的紅軍部隊,陳賡、許世友、劉華清、秦基偉、洪學智等200多名著名將軍曾先后在該師戰斗過。該師裝甲團于2月23日來到青溪參加災后重建工作,幫助搶修500千伏福(泉)至銅(仁)線過境線路。全團官兵發揚紅軍敢打敢拼的光榮傳統,終于在2月28日完成搶修任務。接到青溪鎮黨委、政府的求助電話,并經請示上級同意后,裝甲團用最快的時間抽調60名官兵,于2點50分趕到現場,分成3組撲救山火。
雪災過后的扎瓦坡,草木干枯,加上連日來天氣晴朗,氣溫回升,地表附著物干燥。下午5時許,一陣劇烈的山風突然轉向,將山火刮起三四丈高,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部分撲救官兵和民兵包圍,裝甲團戰士曹子尤拍下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在這場撲救山火的戰斗中,裝甲團二級士官李乾波、河東村村主任鄭美鵬、下河村橋家組組長李茂明,當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裝甲團三級士官、代理排長張世勇被燒成重傷送醫院搶救無效于3月2日凌晨犧牲。同時,連長賈繼蘭、三級士官張健被燒成重傷,戰士石東峰被燒成輕傷。
李乾波:“纏”著處長參加滅火
壯烈犧牲的李乾波是四川武勝人,今年24歲,是家中的獨子,2002年12月入伍。他多才多藝,是國家的籃球和足球三級裁判。在部隊這次赴黔遂行災后重建任務之前,家里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友。他本已遞交了休假報告。
聽說赴黔執行災后重建任務,他找到黨支部收回了休假報告。來到鎮遠縣青溪鎮災后重建現場后,他事事爭著干,抬設備把兩肩磨得血肉模糊。部隊協理員楊林告訴記者,他因為原來是在處機關,過去并不熟悉李乾波,在重建工地上,李乾波給他的印象特別深,現在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他的模樣。楊林說,他是在89號電網塔工地零距離接觸李乾波的。89號塔地點在桃坡村,從抬設備的地方到塔腳約有5公里路程,其中有300米要過田坎,由于田坎窄,4個人抬的設備只能由兩個人抬,李乾波總是搶著抬。
接到青溪鎮政府求助的電話后,部隊裝備處處長伍太國在挑選滅火官兵時,當初并沒有選李乾波,主要是考慮到他當時肩傷還沒有好。李乾波知道了這個情況,便“纏”著伍太國處長,說:“這點小傷算什么?我不會唱高調,但我沒有理由不在國家和人民財產受到威脅時挺起胸膛站排頭!”沒辦法,伍太國處長只好把他編入撲滅山火戰斗隊。
他去了,永遠地去了,離開疼他愛他的父母,離開未曾謀面的女友,去了。
走好,爸爸媽媽的好兒子,人民的好兒子——李乾波,你一路走好!
張世勇:用生命挽救了戰友
今年28歲的張世勇是遼寧阜新人,1997年12月入伍。這又是一棵好苗。在同期入伍的戰士中,他第一個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曾獲得集團軍和軍區兩級坦克負重輪更換競賽第一名,并榮立三等功。
這次部隊接到赴黔執行災后重建命令時,他的妻子帶著女兒來到部隊剛剛兩天。由于舟車勞頓,才一歲半的女兒突發高燒。為了執行任務,他默默地送走了妻女。臨別,妻子眼里噙滿委屈的淚水。張世勇又何嘗不想妻子女兒在部隊多呆幾天呢?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災區的人民在盼著親人解放軍啊!
在撲滅山火的戰斗中,張世勇所帶領的一排是主力軍,被編為突擊隊,修理連連長賈繼藍任組長,他任副組長。他們與河東村村主任鄭美鵬會合后,在火勢最猛的兩座山之間挖設隔離帶。山的坡度在70度以上,草叢有半人深。張世勇與連長賈繼藍手持鐮刀,在隊伍的最前面給大家開道。他們用毅力和責任與時間賽跑,終于開辟出一條寬約1米的隔離帶。張世勇一邊在前面開路,一邊提醒戰士要注意安全,注意火情變化。
然而,火勢卻突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風借火勢,火借風勢,陡然一下子躥起十多米高。
張世勇和賈繼藍連長幾乎同時下達命令:“快撤!快撤!”張世勇在后面掩護,正當自己準備撤離時,卻發現戰士黃國朝還沒有撤離。原來,由于林木和雜草的遮擋,黃國朝沒有聽到撤退的命令,也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到來。說時遲,那時快,張世勇猛地向黃國朝沖過去,邊跑邊喊:“危險,快撤!”
黃國朝向山頂飛跑,脫險了。然而,當我們的張世勇想改變方向撤離時,已經被熊熊烈火包圍了。
幾秒鐘,就是這幾秒鐘,張世勇用他的生命換來了戰友黃國朝的生命。
張世勇走了,年幼的女兒再也看不到爸爸的笑容,妻子那臨別時委屈的淚水再也無法向他流淌。
鄭美鵬:連續三屆的村主任
鄭美鵬于1958年9月出生在鎮遠縣青溪鎮河東村一個農民家庭。由于他辦事公道,任勞任怨,團結同志,深受村民信任。他以高票連續當選為河東村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村委會主任。
鄭美鵬家里并不寬裕,他卻出資2500元幫助村里修整水渠,保證了640畝的良田灌溉。2005年,他帶領群眾修好通村公路2.5公里,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2007年,他爭取到資金1.583萬元,給全村365戶1583人交了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費。2008年年初,在河東村和青溪鎮遭受50年難遇的雪凝災害的20多天里,他每天都堅持戰斗在抗災第一線。他把爭取得到的物資送到每家每戶,讓受災群眾災年過上歡樂祥和的春節。
在3月1日下午的撲滅山火戰斗中,他下半山提水給解放軍解渴時,村會計吳希詳曾提出來讓他休息一下,自己頂上去,他一口謝絕,說:“我這個當村主任的更應該先上!”他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個農村基層干部執政為民的宗旨。
李茂明:爭做好事成習慣
李茂明1962年2月生于鎮遠縣青溪鎮下河村橋家組一個農民家庭。早在1995年,他便參加過搶救縣糧食局糧倉。2007年清明節,當地何家坡發生山林火災,他也是第一個趕往現場。2007年7月16日,一場洪水將一條5噸重的打沙船沖向河下游滬昆鐵路線 上的龔家大橋,危及鐵路大動脈安全,他在第一時間帶人穩住打沙船,清除了重大隱患。
黨政軍關注 英雄死而無憾
李乾波、張世勇和李美鵬、李茂明英勇犧牲的消息傳出后,貴州省委、省政府、成都軍區、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等黨政軍部門幾乎都在第一時間作出快速反應。省委書記石宗源、省長林樹森、省軍區司令員邱型柏及時作出指示:盡最大努力搶救。3月1日晚7時,州委書記廖少華一行緊急趕到清溪鎮,看望慰問犧牲人員家屬,并當場召開緊急會議,成立了5個工作組,處理救災和事故善后工作。州、縣、鎮及部隊都在各自范圍內完成了對犧牲人員作為烈士等的申報工作。3月2日,成都軍區派出直升機飛抵凱里,將在火災中被嚴重燒傷的賈繼藍、張建及石東峰接到重慶最有名的醫院救治……
(中共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