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藍皮書》事件后續
中國社科院三學者當面激辯:房價下降一半是國家災難?
一部小小的《房地產藍皮書》,竟引來中國社科院內部的一場學術爭論大戰,如今這場戰役的余波依然未了。
昨日,中國社科院藍皮書事件的三位“涉案人”共聚一堂,首次面對面激烈交鋒藍皮書的權威性,以及樓市走向。高房價是否會釀成經濟發展死局,統計局數據是否可信,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官商勾結,學者是否已經成了開發商的“走狗”,這些話題輪番上場,各方爭論一度“火爆至極”。
三個人物,兩派觀點,來自中國社科院的學者們在樓市間的學術交鋒于2009年的初夏達到了高潮。現在來看,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與北京社科院的藍皮書之爭只能算是小小的鋪墊。
房價下降一半是國家災難?
藍皮書事件事發于5月中旬,中國社科院自己成為了主角和配角。
該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率先發難,批評本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主編的《房地產藍皮書》“年年預測年年錯”,并稱其站在了開發商的立場上。(詳見本報5月15日A2版《曹建海:房地產藍皮書年年預測年年錯》、《樓市口水戰:誰站在了開發商的立場上》)
曹建海因近來多次堅稱未來兩年房價將大幅下降40%~50%,被譽為當前看空中國樓市的“尖刀”人物。
有人發難在先,牛鳳瑞隨即作出回應,稱藍皮書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而是站在學者良心和對客觀規律正確認識的立場上。
而在兩者隔空叫板后,藍皮書的出版方——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鄒東濤近日也介入爭論,發文聲援牛鳳瑞,稱曹建海的想法過于理想。
當上述三人同時出現在一次網絡訪談中,爭論的“火爆”似乎是必然。曹建海、牛鳳瑞、 鄒東濤三人的觀點碰撞無時不在,常常在一個話題上爭論得近乎面紅耳赤。
如在當前房價問題上,曹建海依然聲稱,當前的高房價將造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死局,高房價抑制了消費需求的擴大,而降價是解開這個死局的唯一途徑,他表示到2012年房價將跌入谷底。
對此牛鳳瑞回應稱,高房價是市場供需造成的,如果實行低房價政策,國內沒有那么多的房子可賣。
為了反駁曹建海房價將大降50%的說法,牛鳳瑞不惜用“打賭”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立場,“如果以最高點為參照系,任何一種價格都是下跌,如果以最低的為參照系還有上升的。你(指曹建海)認為2011年下降40%、50%,我認為不可能,咱們可以打賭。全國的房價2011年下降50%的話,你贏我輸。”
而鄒東濤也發出驚人言論,稱高房價問題確實是個事實,但如果突然房地產價格降一半,是國家的災難。“不能用行政命令把房價打壓一半,市場上形成的房價政府不予以干預,政府只應制訂多元化的結構性住房政策。”
統計局房價數據完全不可信?
之所以稱為藍皮書事件,禍因當然在于藍皮書。曹建海認為藍皮書預測房價漲跌錯誤,牛鳳瑞稱藍皮書預測的是整體趨勢而非個案。
“全國2009年1到4月份房價是下降了1.4%,不能用個別城市這個月漲了,這個月降了,證明全局是這樣的。”牛鳳瑞稱。
2008年版《房地產藍皮書》曾指出, 2008年中國房價上漲幅度將大大低于上年,但出現房價拐點的可能性不大。牛鳳瑞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房價上漲了6.5%,與藍皮書的預測方向是一致的。
對此,曹建海則反駁認為,房價具體漲沒漲需要網友來判斷,“我們的房地產統計方法為什么是錯誤的?比如說我們去年開發的房子在三環,今年開發的是在四環,但是今年統計的是三環的,去年統計的是四環(價格)。”
曹建海認為,如果統計局的數據是同地段的房子,就不會出現2008年房價上漲的結論。
類似的激烈交鋒還發生在經濟適用房問題的討論上。曹建海甚至“爆料”稱某著名經濟學家收了開發商數千萬元的研究資助,所以其觀點與任志強“一模一樣”。
對于曹、牛兩人的爭論,曾擔任過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的鄒東濤試圖予以平息。他對曹建海稱,作為社科院的研究者、思考者來說要從整體上分析。“不要劍走偏鋒,還要爭取全面思考,不能說我們數據全是假的。”
“要關注各個方面的利益,不能關注一面否定另一面,有問題要協調,要注重結果是否和諧。”鄒東濤稱,“我們要給國家出點子,關注老百姓。但要反民粹主義思想,用民粹主義說話是危害老百姓。”
(劉展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