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日報消息 78歲的吳永華老人住在黃平縣新洲鎮五里墩村,他是黃平縣第一位領到林權證的農民。走半個多小時的羊腸小道,穿過幾座栽滿松樹、杉木的山坡,記者來到吳永華家。這位耳不聾眼不花、每天仍到田里勞作的老人從家里搬出幾張木凳,遞給滿頭是汗的記者,隨手還捋了捋半尺長的銀色胡須。
講到林權證,吳永華興奮地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從舊社會到新社會,還頭一次看見林權證,林改政策好。”說話間,吳永華從家里拿出一個綠色的本子,這就是他的林權證,編號為黃府林證字(2009)第5226220800126-1/1號,里面寫有吳永華所有林地詳細信息,有位置、有圖紙。根據林權證,吳永華共有三宗林地,面積加起來有7.81畝。
“我的林地都栽滿了樹,木材全部有70多個立方,要管4萬多塊錢嘞。”吳永華說。1982年,吳永華所在的村將所屬林地劃給所有村民,但因地界不明晰,相鄰林地的村民常發生糾紛,而且栽樹的村民少,砍伐的事卻常發生。現在林改有林權證后,村民們再沒有為地界的事鬧過糾紛,植樹積極性都很高,就連78歲的吳永華都栽了幾百棵松樹和杉樹。“現在哪個還舍得砍樹?都想樹子長大點賣個更好的價格哦。”吳永華笑著說。
吳永華還記得發證那天的情景。今年初,縣林業局在五里墩小學操場召開發放林權證的大會,“全村的人都去了,縣委書記也來了,熱鬧得很啊!”吳永華說。縣委書記親自發證,第一個上去領林權證的就是他。吳永華開心地說,“山有其主,主有其權,這要感謝黨和政府”。
吳永華說,有了林權證,村民就會安心管理自己的林地,大部分村民都會在自己的林地甚至荒山上植樹,有些村民的樹木已經成材,可以按規定賣出去了,這樣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如果急用錢時,還可以用林權證去貸款。
現在吳永華只要有時間,都會到自己的林地上轉上一圈,給樹苗施點肥料,剪剪枯枝。吳永華說,他不砍樹木,這些樹木要給兒孫們。
(劉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