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周亮)近日,州委書記、州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廖少華在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調研座談會上指出:從三個方面入手扎實推進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一是從提高認識入手。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首先要對生態文明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生態文明是人類發展中更高層次的文明形態,它既不等同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也不是對工業文明的否定和跨越,更不是對工業、農業的排斥。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就是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二是從研究策劃入手。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已經成立,下一步要進一步強化工作機構,并以此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機制。要抓緊出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行動計劃或實施綱要。出臺優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改變消費模式的指導性意見,對不符合生態文明發展要求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進行調整。要有計劃地發展循環經濟,做到對資源的重復利用、充分利用。盡快啟動生態文明教育工程,通過宣傳教育,進一步統一認識,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合力。
三是從見行見效入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不能光說不干。要從具備條件的事做起,從點點滴滴的事做起,從實實在在的事做起,通過試點、示范來帶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