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市委書記廖少華在桐梓調研時強調,桐梓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結構較為合理,工業強縣戰略初見成效。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實施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戰略,奮力科學發展、努力后發趕超,把桐梓真正打造成遵義乃至貴州北部重要城市,成為渝黔合作示范城,在全市經濟社會建設中承擔更大責任、作出更大貢獻。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宋曉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桐梓縣委書記羅其方,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李蓮娜陪同調研。
當天,廖少華先后深入桐梓縣楚米重慶工業園區、遵寶鈦業萬噸海綿鈦廠、火電廠、蟠龍大道、偉明鋁業公司、桐梓煤化工等地,進車間、下工地,看規劃、問進度,看地圖、查地形,重點對該縣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情況進行調研。調研中,廖少華特別了解了桐梓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產業布局和企業入駐率,詢問了拓展、延長、加寬產業鏈條情況,詳細咨詢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科技含量狀況;與當地黨政主要負責人深入探討了產城一體化、拓展城市區域等關鍵問題。
調研結束后,廖少華出席了桐梓縣工作匯報會。
廖少華指出,近年來特別是進入“十二五”發展新時期以來,桐梓四大班子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群眾著力趕、努力轉,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多項領域為全市經濟社會建設探索了道路、積累了有益經驗。特別是工業園區規劃起點高、建設力度大、工作推進快;項目落地多,企業入駐率高并形成產能;標準廠房建設在全市開工最多、見效最好;鋁產業初步延長出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業發展規律和桐梓實際的產業鏈條,為桐梓乃至全市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民生基礎、和諧基礎;鍛煉培養了一大批執行力、創造力和公信力強的干部隊伍,堅定了跨越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廖少華強調,桐梓乃至全市上下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協調力量、統籌資源,按照省委省政府對遵義提出的全力追趕貴陽,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率先實現現代化的新要求,強力推進三大戰略,在提速趕超、轉型跨越中瞄準標兵、追趕標兵、超越標兵,為全省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作出與遵義歷史地位相稱的貢獻。市直相關部門要把桐梓納入市級無水港和物流產業園區規劃,統一部署、同步推進,使無水港和物流園區建設取得最大效益。市交通、旅游等相關部門和匯川區、桐梓縣要盡快研究和啟動以交通為重點的婁山關景區改造工作,切實改善景區旅游環境,充實和豐富景區旅游內容,進一步提升婁山關紅色旅游檔次和水平。桐梓要按照新型工業大縣、綠色產業之鄉、特色旅游勝地、渝黔合作示范城的定位,進一步探索新型工業化、綠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之路;要采取婁山關鎮與楚米鎮一體化、同城化發展和拓展城市新區等有效措施,按照30平方公里、30萬人口標準,做大做強桐梓縣城,把桐梓打造成遵義乃至貴州北部重要門戶和重要城市。在工業發展中,既要圍繞市場,下最大決心、作最大努力、出最優惠政策,扶持、培育龍頭企業自行延長、加寬產業鏈條;又要針對資源、原材料等優勢,圍繞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延長產業鏈條;以延長、加寬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切實提升產品質量、拓展市場份額、壯大抗風險能力,盡可能使產品優化升級,提高附加值。要進一步明晰各工業園區的產業結構、區域布局,重點打造以桐梓(重慶)IT產業園為主體的婁山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以蟠龍煤電化園區、鋁及鋁加工為重點的桐梓經濟技術開發區。
廖少華還對一些具體事宜進行了明確。
李蓮娜要求,桐梓對已經落地建設的項目要抓緊推進;要圍繞延長產業鏈,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加強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確保省級衛生縣城通過復核驗收;下大力抓好信訪維穩工作。
市委相關副秘書長,市工能委、交通局、旅游局負責人,匯川區、桐梓縣負責人參加調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