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張能秋)“今年我種植的200畝水蜜桃大獲豐收,實現產量40萬公斤,創產值42萬余元,實現純利潤33萬元。”這是岑鞏縣客樓鄉鞍山村被群眾譽為“水果大王”曾朝輝售果的收入,也是該縣5000余戶果農獲得豐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山區搞開發、圍繞市場做文章,因地制宜,推進坡改梯工程建設,加強了農業綜合開發,大力實施無公害果品種植力度,采取項目資金、招商引資、貼息貸款、群眾自籌等形式,累計投入資金2600萬元,已建成干鮮果基地2.7萬畝,建成水果基地3000余畝。今年由于氣候較好,全縣近3萬畝果品基地喜掛“多彩果”,果農獲得全面豐收,為農村經濟唱響“多彩風”。
“紅”的果品的有西瓜、草莓、桃子、柿子等,在思陽、注溪、大有等鄉鎮實施了草莓、西瓜種植近2500畝,在客樓鄉種植桃子近1000畝,在大有鄉建成柿子基地200畝,創收300萬元;“黃”的果品有文旦柚、枇杷、柑橘等,在思陽、注溪等鄉鎮實施了文旦柚1.28萬畝,預計年產文旦柚40余萬公斤,創收220萬元,種植柑橘近1000畝,枇杷近100畝,創收100萬元;“綠”的果品有奈李、青棗、獼猴桃等,在平莊、客樓等鄉種植奈李、青棗、獼猴桃等1000余畝,創收180萬元;“褐”的果品有金秋梨、板栗等,在思陽、注溪、天星等鄉鎮建成金秋梨基地6000余畝,板栗基地500畝,創收400萬元;“紫”的果品有葡萄等,在農村零散種植葡萄50余畝,創收近10萬元。
該縣“多彩果品”初步形成規模,在省內外市場上打響“思州品牌”,如“思州牌”文旦柚2004年11月榮獲貴州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后,2007年12月榮獲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與奧運推薦果品榮譽。今年,該縣3萬畝“多彩果品”預計創收1500萬元,使5000余農戶受益,戶均3000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