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1-7月江蘇口岸累計進口乳制品3155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倍,其中奶粉進口量超過了2千噸。海關相關人士指出,進口奶粉的激增正反映了國產奶粉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8月22日報道 近幾年來國內多個地方屢屢曝出“問題奶粉”事件讓大量洋品牌乘虛而入。記者昨日從南京海關方面獲悉,今年1-7月江蘇口岸累計進口乳制品3155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倍,其中奶粉進口量超過了2千噸。
南京海關方面介紹,去年以來洋奶粉等進口奶制品就一直處于量增價揚的狀態。雖然不斷漲價,但不少媽媽還是選擇給寶寶吃洋奶粉。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江蘇口岸進口的乳制品均價上漲超過3成,總價增長超過4倍。據悉,從江蘇進口的乳制品主要來自于新西蘭、歐盟和澳大利亞,其中今年前7個月江蘇口岸自新西蘭進口的乳制品總量增長了4倍,從歐盟進口的總量激增75.5倍。奶粉、奶油制品占了進口乳制品的七成以上,“洋奶粉”進口量超過2千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倍。中國奶業協會認為,今年我國有望上升為全球高端嬰幼兒奶粉的第一大市場。
針對這些統計數據,南京海關相關人士指出,進口奶粉的激增正反映了國產奶粉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雖然在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乳制品行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有所恢復,但去年12月以及今年7月,陜西、上海、山東、吉林、甘肅、青海等地依然不斷閃現三聚氰胺問題奶粉身影,這些都給洋奶粉讓出了一定的市場空間。有業內人士建議,今年6月起實施的備受質疑的乳制品新國標應重新重行評估,盡快推出優質優價體系,重樹國產乳制品業的信譽和形象。
相關新聞:全國多地查出百余噸三聚氰胺奶粉
20日,記者從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獲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問題乳粉案件已查處,除此前報道的青海民和縣“東垣問題乳粉案件”外,河北、山西、天津等地也清查出問題乳粉。
青海等地查處問題乳粉案 6人被批捕
20日,記者從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獲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問題乳粉案件已查處,相關責任人被批捕或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專題: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嬰性早熟
有多家媒體報道武漢、江西、山東等地女嬰被發現有激素檢測超標等早熟癥狀,而這些嬰兒均食用圣元奶粉。圣元公司回應稱,該公司生產的產品絕對安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