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報道 財政部正在向82個中央部門征求意見,以獲得他們對中央部門管理企業 (下稱部屬央企)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即收取紅利的態度。
通常意義上的“央企”,指國資委監管的100多家中央管理企業,事實上還有中央82個部門所屬的6000多戶企業也是央企,稱為中央部門管理企業,即部屬央企。
財政部相關官員透露,預計年底“擴圍、調比例”的方案將獲得通過,并從明年開始有更多的部屬央企開始上交紅利。“事實上這些企業納入進來后,能收上來的紅利預計會很少,部屬央企多數為虧損企業。但這個方案的意義在于,一方面是對中央企業規范管理,另一方面體現公平,要收紅利都要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說。
中央部門意見不一
上述財政部官員對本報表示,在8月底征求意見結束后,“根據反饋情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談”,擴圍的部屬央企并不是按企業劃入,而是按部門,“如跟農業部談成后,農業部下屬所有獨立核算的部屬央企都要一次性劃入這個范圍”。據了解,與此同時,國資委監管的100多家央企和中國煙草、中國郵政都已分步納入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上交紅利。目前財政部牽頭做的正是將部屬央企也納入這個范圍。
“工作難度很大,下屬企業效益好的不想進來,想進來的都是虧損企業,還有一部分是體制等原因比較復雜,一時無法理清。”該人士稱。
前幾個月,財政部、發改委與中央部門曾召開多次會議探討“擴圍”方案,近期又向中央部門下發征求意見。
財政部相關官員說,征求意見收上來后,要統計哪些部門同意進來,哪些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是什么,這個原因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克服等,并開始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談。
據悉,目前全國人大、財政部和發改委在“擴圍”這個問題上意見一致,但很多中央部門的態度不盡相同。其中,下屬企業經營狀況不好,虧損大的愿意被納入這個范圍,因為交不上幾個紅利,還能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大盤子里得到一些補貼經費,比如農業部和鐵道部。
“鐵道部企業雖然規模都挺大,但大部分都虧損,沒什么效益好的企業。”文宗瑜說。
而那些盈利情況好的,則以各種理由拒絕被納入。文宗瑜表示,現在部屬央企里,效益比較好的是那些電影集團、電視臺、出版社、音像公司等,但這些企業屬廣電總局或新聞出版總署,涉及部門利益,所以劃進來并不容易。
更多情況是體制因素的障礙。文宗瑜說,教育部下屬企業多,但很多都是大學、科研院所辦的企業,如清華同方、清華紫光是清華大學校辦企業,也是上市公司,如果想從這些公司收繳紅利,就得通過其參股或控股的國有母公司,即清華資產集團收繳。“但這個集團下面還有很多其他企業,同方和紫光只是其中利潤較好的兩家,綜合核算后清華資產集團可能就沒什么利潤,那么就無法收繳。”文宗瑜稱。
財政部官員也表示,教育部因涉及到有大學和科研院所這樣的事業單位,如果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需要多花時間進一步細化研究。
金融國資作為收益相當好的央企,一直被認為是收取紅利的主要對象,但今年納入擴圍范圍變得不太可能。財政部相關官員說,金融國資雖然盈利情況好,但體制特殊,“如銀行都是股份制,你只能從他出資人中投公司收繳,但中投這個機構自己是沒有錢的,都是國債,需要還的,這樣的企業怎么收紅利,金融國資的上交紅利可能要進行一些體制改革才能得以實現”。
今年中國郵政集團納入到收繳紅利的隊伍當中,據悉是因為國家郵政局進行重組改制,將郵件寄遞、出版物發行、郵政匯兌、郵政儲蓄、郵政物流、郵票發行等業務整合成立了中國郵政集團這個國有獨資企業。財政部這才借整合之際將其納入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范圍。
上交紅利比例偏低
據國資委統計數據,今年1到7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7558.4億元。其中,國資委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6192.8億元,部屬央企利潤1365.6億,占18%;而128家國資委監管央企利潤占82%。
2003年國資委成立,中央部門有189家企業劃歸國資委,成為中央管理企業。“劃走的都是大的、盈利好的企業。”文宗瑜說,留下來的是那些事業單位轉企業的,還有一些社團企業不想劃出去的,如全國婦聯下面的企業以及虧損嚴重且規模小的企業。
文宗瑜表示,當前雖然部屬央企數量很多,但大多數經營狀況不好,處于虧損狀態,即便征收紅利也不會有太多。
2007年9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以來,國資委監管企業和中國煙草、中國郵政先后納入預算范圍,征收紅利。試行三年以來,共收取紅利1572.2億元。據了解,征收到的收益大部分用于央企研發創新、海外并購等業務上,用于公共預算的部分只有10個億。
文宗瑜認為,現在交紅利的,就是國資委那128家企業中前20個壟斷企業,其他也交不了或只能交很少。
隨著央企利潤不斷好轉,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范圍,提高紅利比例的呼聲不斷增強。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要求擴大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覆蓋范圍;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
財政部也在下半年工作要點中強調,將條件成熟的部屬央企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財政部企業司司長賈湛在今年全國財政企業工作會議上提出,“擴圍”的同時,要合理調整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
目前央企上交比例分為10%和5%兩檔。從實際征收情況看,2008年上交數占企業收益總額的7.9%;2009年上交數占企業收益總額的9.5%。“從總體看,上交比例偏低。我們要按照全國人大的要求,及早提出調整的意見。”賈諶說。
文宗瑜表示,不論學界還是官方,對提高紅利征收比例意見比較一致,現在央企分壟斷性和競爭性企業,“調整后,壟斷性企業應由原來的10%提高到25%-35%;競爭性企業由過去的5%提高到8%-10%,我覺得這個比例并不算高”。(席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