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施秉縣充分依托資源優勢,以建設山水園林式的旅游服務城為目標,大力培育旅游產業,傾力打造“中國漂城”品牌,旅游業凸顯快速發展態勢。2009年,該縣共接待游客91.2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608萬元,綜合效益達14320萬元,均創歷史新高,同比分別增長53.1%、54.5%、52.6%。
去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全國旅游市場普遍出現“感冒”癥狀,施秉旅游業卻“逆勢飄紅”。何以取得如此佳績?
完善景區服務功能,提升產品品位。完成了《氵舞 陽河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9-2025)》修編內容的初評,啟動了杉木河和云臺山景區進行詳細性規劃,集中力量對全縣旅游景區進行整體策劃、包裝和打造。認真開展做好云臺山申報“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批預選地世界自然遺產地工作,目前,申報國家自然遺產的文本編制工作已初步完成。對杉木河景區大門進行了硬化、綠化和亮化。建設了聶家堰更衣熱水沐浴工程。對杉木河、云臺山景區的步道、公廁、標識標牌等設施進行了維修和更換。
改善旅游軟環境,提升綜合吸引力。施秉縣把優化旅游軟環境,提升旅游的吸引力、親和力作為鞏固擴大客源市場,增加“回頭客”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建立和完善了門票返點等利益導向機制,加強對旅游行業的管理和旅游市場秩序的整頓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舉辦了旅行社工作員、導游人員、酒店賓館管理人員、護航員、觀光車駕駛員等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全年共計培訓旅游從業人員近200人次,進一步增強了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提高了旅游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在全縣開展“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和“熱愛施秉、熱愛旅游、建設施秉”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人人關心旅游,人人支持旅游,人人都是旅游服務員,人人都是旅游宣傳員”的良好氛圍。
強力宣傳推介,拓展旅游客源市場。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旅游宣傳促銷團到周邊旅游客源城市開展旅游宣傳促銷,制定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成功與重慶、長沙、上海等地重要組團社達成合作協議,不斷擴寬了客源市場。利用國慶長假舉辦400余人湖南長沙至施秉旅游專列及回饋教師3折漂流優惠活動。成功舉辦了“多彩貴州”首屆民族體育旅游節暨2009中國·貴州施秉第七屆杉木河漂流節,同時,還邀請了全國知名書畫家到施秉采風、“全國網絡媒體多彩貴州行”走進漂城、重慶、貴陽、遵義地區66名旅行社經理為施秉旅游建言獻策等活動,進一步提高了“中國漂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磨桂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