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兩會”報道小組記者 楊輝)2月24日上午,出席州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分成12個小組討論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會上,政協委員對履行政協職能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葉春明委員:政協應政協現在紀律松散,沒有凝聚力,應多組織學習,多思考如何提高政協委員的積極性;對新事物在政策上應予以傾斜,加強重視,搞好開發,如:體協是去年成立的,斗牛、斗雞活動等都在開展,但政策上不怎么優惠,活動開展時只收些門票,里面的吃住考慮少,有些能挖掘的東西,應開發出來,不要老跟在別人后面走,旅游業振興了,自然房開商在價格上就有提升。
王秀賢委員:對縣政協的指導要加強,州政協在這方面欠力度,要加大工作方面的指導,同時加大經濟方面的支持。州政協要從這方面關心基層政協。要規范統一基層政協內設機構,現在州內情況是五花八門,要規范化。還要加大對指導工作辦理落實力度,建議多舉行提案辦理單位與提案人見面的方式,加強實效性。
王建華、黃良波委員:要充分發揮委員的作用,安排“三個一”:開展一次視察活動,寫一個調研報告,搞一次交流學習;建議州政協創辦一期刊物《政協委員》,為委員組織一個額交流平臺,也便于展示州政協委員的風采,更是一個建言獻策的平臺。
朱衛平委員:在民主監督方面,州政協要進一步明確,比如城鎮重大項目建設等要真正落實“三在前,三在先”的原則;建議政協干部的任用也要走老中青結合,提升政協活力。
龍冒海委員:政協應結合農村建設、公路建設,對民族文化村的發展傳承進行調研,保存民族原生態。建議在少數民族界選幾個點進行。
羅彥平、楊政宇委員:政協委員們在參政議政上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在民主監督方面遠遠做得不夠,需要加大力度;我們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好委員作用;要大力推進黔東南的生態建設,在生態文明實驗區問題上,要多思考,要更多地從全州的中心工作、自身的工作思考自己怎樣發揮好委員作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