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
農業部規劃設計院院長朱明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祖平
本港訊 (記者 廖強 楊驥 攝影報道)7月7日早,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研討會在凱里市正式開幕。開幕式后,在凱里市行政中心進行了,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研討會主題報告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農業部規劃設計院院長朱明兩位專家,分別針對區域性生態建設和黔東南現代農業發展問題進行了主題報告。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祖平對此次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研討會的《專家建議(討論稿)》作了起草說明。
李文華院士的專題報告名為《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區域生態建設》,報告中李文華院士針對時代特征與面臨的挑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區域發展、實踐與經驗、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四個方面對全球、全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問題,我國在生態建設方面作出的努力做出闡述,并為黔東南州的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
針對我州的生態文明建設,李文華院士提出了六點建議,分別是:要以生態保育為重點,走探索保護與發展的雙贏模式;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藥材和茶葉等產業;提高森林質量,適當提高經濟林木的比重,發展非木質產業;進一步保護民族文化與生態景觀,發展生態旅游;積極探索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科學研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支撐。
李文華院士的專題報告結束后,朱明院長作出了《生態文明視角下的黔東南現代農業發展路徑與政策》的專題報告,報告中朱明院長為黔東南現代農業的發展提出了總體思路與發展重點。
朱明院長認為,黔東南地區發展現代農業,要遵照“生存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良好”的總體要求,以“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產業、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充分發揮優良自然生態與原生態民族文化的組合優勢,著力建設優質安全的資源與環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生態效益型經濟體系、自然和諧的城鄉人居環境體系、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支撐體系。經過5到10年的發展,是黔東南成為生態經濟發達、人居環境舒適、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人與自然高度和諧、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的現代生態文明地區和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地區,探索出一條具有黔東南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為全省乃至更大區域提供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成功經驗。
同時,朱明院長指出,我州的生態文明建設重點應該放在將現代農業作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主要任務;將發展生態產業(生態產業、生態旅游業、生態能源)作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有效途徑;將實施農村清潔工程作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抓手三個方面。
據了解,此次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發展研討會為期兩天,在這兩日內,來自全國各地的18名院士,以及中央、省、州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將分別從"生態探索"、"生態建設"、"產業開發"等不同層次展開討論,還將舉行"院士專家與企業負責人座談會"、"生態科普報告會"、"生態學術報告會"等系列活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