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地坪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的“興產業,富群眾”的發展理念,通過因地制宜興產業、分類施策謀發展、利用資源創特色的“三步走”產業發展模式,實現產業一體化互動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因地制宜,發展壯大“兩茶”產業。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持續擴大產業種植規模。通過產業獎補、能人帶動等方式鼓勵群眾開墾閑置土地進行種植,為產業項目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油茶種植30000多畝,茶葉種植10000多畝,2024年新建茶葉種植100畝、發放油茶苗1852畝。
因村施策,不斷擴大黃牛養殖。積極申報2024年中央第一批銜接資金實施黃牛養殖項目,通過“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捆綁式模式,發展黃牛養殖,不斷增強群眾養殖信心,有力推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全鎮脫貧戶及監測戶新增黃牛養殖300頭。
利用資源,打造蘆笙制作“第一寨”。以地坪鎮滾大村培利自然寨為代表的蘆笙加工制作,是地坪近年來以黨建為引領發展特色產業發展中成功的縮影。通過成立蘆笙制作黨小組、創辦蘆笙專業合作社等發展途徑,把蘆笙產業作為推動地坪特色產業的重要抓手,對傳統蘆笙制作技藝的不斷改良及創新,使蘆笙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據統計,滾大村培利自然寨蘆笙銷售平均每把市場價格在350元左右,年產萬余把,年產值達400余萬元,帶動200多戶村民持續增收。不僅如此,滾大村的蘆笙產業還輻射至周圍的新豐、新巖等村寨,群眾增收成效顯著。
(陸國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