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了發(fā)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近日,
天柱縣教育和科技局組織
天柱縣第七小學聯(lián)合省級小學語文伍名槐鄉(xiāng)村名師工作室開展《“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游藝活動融入課后延時服務實踐研究》課題研究推進活動。
據悉,此次活動分別是課題組負責人龍騰川老師示范課《猜字謎》,課題組成員吳燕老師關于群文閱讀題材的示范課《寓言中的對比》以及坪地鎮(zhèn)小學吳慧老師示范課《小故事大道理》。
4月12日上午8時,吳慧老師的示范課《小故事大道理》拉開了本次教研活動的序幕。吳慧和吳燕老師的課堂,都是以群文閱讀為題材,把語文閱讀要素有機而有趣的融入到課后延時服務當中,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后表演,快樂學習。龍騰川老師的課堂,以綜合性學習為題材,把語文要素有機地融入到游藝活動當中,外化在課后延時服務之中,把課后延時服務課堂還給了學生,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快樂,真正體現(xiàn)了“減負”、提質、有趣,實效、高效而持續(xù)發(fā)展。課上,聽課教師認真仔細,詳細記錄,不時露出會心的笑容。
緊接著,坪地鎮(zhèn)小學分管教學副校長楊小芬主持了評課議課活動。首先由授課教師對自己的課進行說課,隨后聽課教師對三節(jié)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一致認為他們的授課,均能把語文要素科學合理、有趣地融入課后延時服務當中,面向全體,以“游藝”促發(fā)展,以興趣促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每節(jié)課教學情境積極熱烈,小組合作的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又起到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自主發(fā)展的作用;學生的表演,還原了文本內容,演活了文本情節(jié),學生的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提升。總之,趣味成了主線,知識成了主角,學生成了主體,小學語文的課后延時服務開了另一條新路。
天柱縣第七小學校長唐祥鳳指出,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既要減好學生的負,又要提好教學的質,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德育為首,注重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解放思想,探索方法,讓課后延時服務成為學生樂上的課,家長舒心的課,學校放心的課。
本次課題研究教研活動,為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的平臺,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更新了課后延時服務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
活動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將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注重實效,本著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優(yōu)質資源共享為目的,為實現(xiàn)天柱教育在“雙減”背景下減負提質,有效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懈努力。(天柱縣第七小學 龍騰川 龍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