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日報消息 隨著廈蓉高速公路、貴廣高速鐵路的建設和即將開通以及規劃建設的凱里至丹寨羊甲高速路,丹寨的硒鋅優質米將“走出深閨”,賣到上海、廣州、香港等地,特別是今年5月在上海推廣上市的“龍德莊”牌硒鋅優質米賣出140元/公斤的“天價”后,丹寨硒鋅優質米標志著將從原生態大山走向大都市。
丹寨硒鋅優質米的規模從農戶小范圍自種自足到如今在長青、揚武、農場、興仁等鄉鎮大面積推廣種植,種植面積也從2006年的幾百畝發展到3470畝,涉及農戶1169戶,其中家庭種植在5畝以上的大戶就有346戶,種植面積1494.6畝占總面積的48%。價格更從以前不足每斤2元賤賣到如今的“天價米”,產業發展體現了一個“特”字。2007年縣委、縣政府啟動實施“農業產業富民”工程,由縣財政拿出500萬元作為農業產業發展擔保資金,采取干部擔保、農戶聯保等形式發展農業產業。“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即由州級涉農龍頭企業黔丹公司采取訂單農業的方式發展硒鋅米,使硒鋅優質米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銷售產量不斷增加。為保證種植戶的利益不受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黔丹公司還為群眾上了“保險”。一方面按原簽訂的收購保護價收購外,隨行就市按市場價收購,確保種植戶利益不受損害。另一方面實行獎勵扶助:政府將企業所納的稅收中全部返還作為獎勵種植戶。其辦法:一是按企業當年所繳納的稅收總額除以當年收購硒谷量得出單位補助額度;二是補助條件是以交給黔丹公司硒谷票據為據;三是政府將從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種植大戶和產質產量較突出的種植戶。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種植硒鋅優質米災年不減收、市場不影響,收入穩定。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801元增加到2009年的2700元,其中,僅硒鋅優質米一項就為農民增收200多元。
縣里與引進的香港神州集團進行“雙贏”合作,利用大集團雄厚資金、銷售渠道、資源優勢等條件,實行資源整合,進行政府控股,以丹寨金鐘農場固定資金與香港神州集團合資成立“龍德莊”公司,進一步做強做大丹寨硒鋅優質米等品牌。在生產上,建立硒鋅優質米生產基地,向農戶統一發放種子、統一管理、統一生產,保證硒鋅優質米的原生態和不受污染的有機食品;在銷售上,由香港神州集團進行統一包裝為“龍德莊”品牌,利用鋅硒米原產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黔丹”牌硒鋅精米獲“貴州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等優勢資源,到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進一步讓硒鋅優質米打進高端市場,提高銷售產值。
目前,丹寨硒鋅優質米基本上是供不應求,每年5月,庫存品基本銷售一空。如今硒鋅優質米更是成為飯桌上的“佳肴”,饋贈禮物的“精品”。今年,該縣種植的3470畝硒鋅優質米產量為534.6噸,預計產值超千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