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賈曉宏) 近日,市衛生局組織八個督導組赴十六個區縣開展督導檢查,并對162家餐飲單位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現場抽查。結果顯示,添加劑備案、公示等工作還將進一步規范完善。
市衛生局要求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對食品添加劑進行備案及公示,目前全市已按照要求完成備案的有8656戶。
國家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介紹說,初步統計,在自制火鍋底料中,主要有著色劑、食品用香料、防腐劑、消泡劑、酶制劑、增味劑、甜味劑7個類別。在自制飲料中,主要有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乳化劑、酸度調節劑、抗結劑等。在自制調味料中,主要有增味劑、酶制劑、食品用香料、消泡劑、著色劑、增味劑等。由于目前沒有相關法律規定,藥監部門、衛生部門將力爭在9月之前出臺明確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目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