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雷山縣立足于縣情,以“環境立縣、旅游強縣”為戰略目標,切實加強體制機制創新以推進縣域經濟會實現發展繁榮。目前,城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民族文化旅游、農業產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一是圍繞經濟發展,積極創新體制機制。結合我縣特色優勢,抓好產業發展的定位,及時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旅游強縣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決經濟發展體制不健全、政策投入不足的問題。在旅游文化產業發展上強化行業監管,成立西江千戶苗寨旅游公司、郎德文旅發展有限公司、雷公山苗族文化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實現了旅游的市場化運作;在茶葉產業發展上積極培育壯大茶葉龍頭企業,加強行業組織建設,規范產品地方質量標準,進一步提高茶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林權制度改革、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第四輪農村改革試驗試點上,獲得全國百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典型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第四輪農村改革試驗試點驗收達標;特色工業發展已顯現產業化規模效益。
二是圍繞黨建工作,積極創新工作新機制。推行鄉鎮黨委和縣直部門黨組(黨委)書記向縣委常委會述職述廉工作制度,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活力;積極創新干部選拔、培養和考核評價機制,在領導干部考察推薦中實行公推公測,以“三推薦、兩差額、一票決”辦法產生政府工作部門正職;研究制定《關于大力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雷山縣選拔任用科級領導干部初始提名辦法(試行)》、《雷山縣行政機關黨組書記工作規范(試行)》和《雷山縣行政機關行政首長工作規范(試行)》,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創新常委會自身建設機制,研究制定《中共雷山縣委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事決策規則(試行)》、《關于對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實行集體決策的意見》等制度,縣委工作運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積極創新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新機制、新方法,切實發揮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載體,根據我縣黨建工作實際,提出了“七個一”等系列工程,為提高黨建工作水平提供有效載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