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簡稱公園)是以革東古生物化石為核心,以舞陽河白云巖喀斯特地貌、雷公山山原地貌為特色,融合原生態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的大型地質公園,分為革東園區、舞陽河園區、雷公山園區、黎平園區。為了收集圖片展示、宣傳黔東南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資源和原生態民族文化,特舉辦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攝影大展,方案如下:
一、展覽時間、地點、承辦單位
展覽時間:2012年1月6日
展覽地點:貴州省凱里市、臺江縣公園博物館
承辦單位: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協辦單位:貴州省臺江縣人民政府、橡樹攝影黔東南俱樂部
組委會辦公室設置在貴州省凱里市黔東南州國土資源局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大展征片主題及獎項設置
主題:黔東南•“天•地•人•和”
“天”----宜人的氣候;
“地”----絢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地質遺跡;
“人”----多姿多彩的原生態苗族侗族民族文化;
“和”----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涉及地球、地球生命、黔東南地質遺跡、自然生態、生物多樣性、苗族侗族文化、歷史文化,充分體現黔東南秀麗自然景觀與濃郁原生態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以舞陽河園區、革東園區、雷公山園區、黎平園區為主。
本次大展設置地質遺跡景觀、自然風光及生物多樣性、民族文化3大系列,共300個獎項,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獎項由承辦方邀請州內外知名攝影人士采取無記名方式進行評選產生。
(一)地質遺跡景觀系列
設立: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各800元;三等獎8名,獎金各600元;入展獎88名,獎金各100元。
題材包括:
1、舞陽河地區白云巖喀斯特地貌景觀,包括峰林、峰叢、峽谷、河谷地貌景觀等;
2、雷公山高原山原地貌景觀,包括雷公山山體山勢地貌、濕地、古夷平面、河谷地貌景觀等;
3、古生物化石遺跡,包括革東古生物化石、杷榔生物群、黔東南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疊系等古生物化石;
4、水體景觀,包括黔東南境內的舞陽河流域、清水江流域、都柳江流域水體景觀,溫泉、瀑布、泉水景觀等;
5、喀斯特地貌景觀,包括黔東南境內的碳酸巖天生橋、溶洞、石芽、峰林、峰叢、石林、峽谷、鈣華景觀等;
6、地質構造景觀,主要包括施洞口大斷裂的飛來峰、構造窗,革東大斷裂斷裂谷以及其他大的褶皺構造景觀等;
7、其他地質遺跡,包括地質剖面、丹霞地貌、沉積構造等。
(二)自然風光及生物多樣性系列
設立: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各800元;三等獎8名,獎金各600元;入展獎88名,獎金各100元。
題材包括:
1、自然風光類,包括黔東南境內的自然風光。
2、植物類,主要包括雷公山、舞陽河地區國家級保護植物等。
3、動物類,主要包括雷公山、舞陽河地區國家級保護動物等。
(三)民族文化系列
設立:一等獎1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各800元;三等獎8名,獎金各600元;入展獎88名,獎金各100元。
題材包括:民族節慶類、民居環境類(含民族村寨、原生態民居、古民居等題材)、民族體育類、民族物產類等。
三、參展要求及聲明
(一)海內外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在黔東南境內創作的作品均可參加。
(二)凡在國內外各類影賽、影展中獲獎的作品可以入展,不參加評獎。
(三)黑白、彩色作品均可,必須以電子原始文件投稿,每位作者投稿1-20張(組)。像素必須在1000萬以上,電子文件用于作品評獎、舉辦展覽等。未按要求提交數據文件、不能制作高質量參展作品者,將被視為自動放棄參展資格。每幅作品須注明創作時間、地點及背景資料,否則,一律按放棄參展資格處理。不得提供電腦創意和改變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僅可做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的適度調整,不得作合成、改變原始色調等技術處理)。
(四)參展作品應標明對應大展獎項的類別,以便于組委會對作品評獎的組織;
(五)凡入選的參展作品,承辦方可用于陳列、展覽、畫冊、報刊、雜志、網絡、影視及組委會執行資料等非商業行為的宣傳,不再另付稿酬。作品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相關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
(六)投稿者要詳細填寫《作者與作品登記表》,并隨同作品打包發送。
(七)截稿日期:2011年12月20日 。
(八)投稿方式:電子郵件寄至42799998@qq.com
聯系電話:0855- 8222158,13508553522(楊光林)13985835585(邰通樹)
附件:《作者與作品登記表》
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1年11月17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