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消息 2011年是魯迅先生倡導的中國新興木刻80周年,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確定的“中國版畫年”!翱v橫時空·黑蘇皖黔粵當代版畫巡回展”由黑龍江挪展貴州。11月初,五省版畫家云集貴陽,雄渾壯美的黑龍江版畫、詩意盎然的江蘇版畫、婉約秀麗的徽派版畫、幽邃神秘的黔地版畫和觀念新穎的廣東版畫,讓大家目不暇接,接著就踏上了采風之途。
行駛在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百米多高的高架橋墩不斷從眼前閃過,俯瞰群峰,景色奇險、風光秀美。穿過長長的隧道像穿越沉沉的地心,好不容易從大山腹部鉆出,眨眼間面前一抹黑又進隧道。行進中感覺時空在轉換、晝夜在交替。黑龍江版畫家說:“在家鄉黑土地上,一輩子也過不了這樣多這樣長的隧道!辟F州高原的變化讓他們聯想到當年10萬官兵開墾“北大荒”的壯舉,“北大荒”后來成了“北大倉”。
下了高速公路,天已暗下來,車燈晃過泥濘蜿蜒的山路,到達天下第一侗寨之稱的肇興已是晚上8點鐘。披著朦朧的月光緩緩登上侗家木樓,無伴奏侗族大歌在夜色中輕輕飄蕩。當晚,環繞著《蟬之歌》的天籟之音,我們睡得很深很沉。
第二天清晨,省外來的版畫家就散落在寨子里,每個角落都被畫家摹寫,村寨每個地段都留下足跡。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已經滿載而歸。后來的幾天,他們依然保持這樣的狀態。省內的畫家視覺審美疲勞了嗎?不!這塊豐饒的沃土給本土畫家源源不斷的靈感,只要踏上這塊土地,就會產生抑制不住的創作激情。曹瓊德、劉隆基回憶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來到這里,簡直不相信真有這么迷人、入畫的地方,此后,他們就黏上這塊土地了,走遍周邊村寨,畫出了《岜沙·!、《侗寨》等作品,在全國獲了大獎。二十多年來,這塊土地一直影響著他們,現在的作品仍沿用當年的元素。
朱世偉、李豐回憶起1991年,筆者帶他們來這里寫生時的情景,還記得當時爬上的榕樹、登上的木樓,以及給我們帶路的侗女;氐綄W校,他們做出了好作品,而且這一做就是二十年。
是啊,這塊土地就這么神奇,來到這里心里就踏實、自信。在侗寨肇興、堂安、高增、小黃、宰便、臘娥,在苗寨岜沙,版畫家們淹沒在“原木筑成的宮殿”里,山里人用魯班傳下來砍、鋸、刨、榫、架的原始手工技藝,造出了飛閣走檐的鼓樓、蜿蜒曲折的風雨橋、層層疊壘的晾禾架、敦厚實用的屯糧倉……大山里的藝術家把自己的家園建成了瓊閣勝景,安徽版畫家說:“黃山歸來不看山”,看了這些建筑回去后,真不想談徽派建筑了。也許是客氣話,可他們說得很誠懇。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游客大量涌入,問題也凸現出來了,還有天然、古樸、保持完好的村寨嗎?諶宏微說,最近陪著名畫家何家英去榕江縣大利侗寨寫生,畫家在寨子里一呆就是三天。于是我們又前往大利,經過盤旋的螺螄橋,來到了一座大山前,山前立有告示:大車不能通行。急切觀賞美景的心情促使大家冒險沿著九曲十八彎的小道上山,剛夠四個輪子寬的之字形小道容不得絲毫偏差,司機屏住呼吸緩緩移動方向盤,全車人大氣不敢出。來自省外的畫家從沒見過這陣勢,不時發出驚叫,快下到山底時,車不能再往前開了。左邊有大石頭擋道,右邊和前面是幾十米深的溝坎,全車人步行到侗寨。大利侗寨坐落在群山環抱、樹木簇擁的盆地里、寂靜得像世外桃源,偌大的村寨由原木構建,既錯落有致,又簡練干凈,大山里果真有這樣美的木屋殿堂。有一戶侗族人家正立新房,村子石板空地上擺了幾十桌,上百人或蹲或坐圍在一起吃飯。鄉親們告訴我們立新房時,四鄉八寨的親友都會來幫忙,人多時上百桌,會吃上好多天。吃飯的花費超過立房的開支。
好客的侗家人從自家田里抓來鯉魚,端上臘肉、土雞,斟上自釀的米酒,盛上糯米飯,招待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美景、美酒、美食,還有侗家人的友善令人難忘。
這次采風,朋友們迷戀上了貴州,江蘇的陳超說:“這次到過的地方還會再來,并長時間待下去,以后的創作基地就定在貴州!保ㄍ踅ㄉ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