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帶著濃郁的地方口音,盡管顯得有點“土得掉渣”,盡管演唱方式尚有些“野路子”,但這些來自窮鄉僻壤、山野溝壑的原生態民歌,唱出的卻是一個不染煙塵、不飾雕琢、水靈靈的民歌世界。這些剛剛放下牛鞭、撂下犁頭,吹起蘆笙,敲起木鼓的高原漢子,為都市的舞臺帶來了久違的感動……
第十二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首次推出的原生態演唱,成為本屆比賽最受關注的焦點、熱點。每場原生態歌手演唱一結束,現場都是掌聲熱烈。走下舞臺,不到十秒鐘,立即就會引來全國上萬觀眾的熱線電話及短信。其中貴州黔東南州4組原生態演唱選手(含中央民族歌舞團選送的車江侗歌隊)無疑是其中最靚的一道風景線,他們將高原漫山遍野的歌謠、搖曳于民間的藝術、“多彩貴州”的豐富和燦爛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有備而來精雕細琢
“從去年我省首屆歌唱大賽原生態唱法的開設,到今年我省19名參賽選手的萬人海選、賽前專家精心打磨,我們可謂有備而來,精雕細琢。”黔東南州文化局長王德文一語道破了貴州軍團對原生態唱法的重視。
為備戰青歌賽,尤其是具備沖刺決賽的原生態唱法,去年我省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原生態唱法的舞臺上,對貴州的原生態音樂家底來了個大盤點,今年2月過完春節的第一天,黔東南州黎平、從江、榕江、臺江的宣傳文化部門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以“曲美、音色美、人靚”的標準,自村寨、鄉、縣開展層層選拔。歌曲和演唱形式的選定,更是歷經無數次反復推敲。
青歌大賽第七場,黃平縣的苗族姑娘阿幼朵唱響原生態苗族飛歌《合心我就跟你走》。一曲詼諧、快樂的苗族飛歌,伴以蘆笙、銅鼓、木鼓的助陣,還原歌曲的生活狀態,銅鼓的舀音給歌曲增加神秘和厚重。載歌載舞的形式,讓阿幼朵的舞臺親和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5月9日,青歌大賽第九場,來自黔東南州的歐蘭英等原生態6人組合,演唱的原生態苗族多聲部情歌《你像一朵花》再次揚威賽場,刷新了原生態演唱的得分紀錄,現場評委們情不自禁起立鼓掌。比賽間隙,許多評委專家還到場外與選手競相留影,并對這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苗族多聲部歌曲旋律中遠關系的轉調,和聲式的二聲部,男女對唱的演唱形式,以及獨特的顫音給予很高的學術評價。
昨晚,貴州代表隊出征青歌賽的最后一支隊伍,13位娘子軍演繹的貴州民間音樂的奇葩———侗族大歌又不負眾望,以其俊美的旋律,嫻熟而神奇的多聲部表現手法,再次震撼著青歌舞臺,也再次讓我們見證了這個以“歌舞海洋”著稱的侗族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藝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一方藝術。貴州黔東南之所以能創造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苗族飛歌、多聲部情歌、侗族大歌,這和當地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他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
正如青歌賽原生態唱法評委、文化部民族民間發展中心的主任李松談及此次青歌賽掀起的原生態熱潮和貴州原生態選手的異軍突起所言:“原生態唱法成為此次青歌賽最大的亮點,讓我們看到了保護文化遺產的價值,也讓我們重塑了國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覺,貴州這塊擁有無數文化寶藏的土地,是該隊選手在舞臺上大放光彩最寶貴的“根”。”
舞臺上,苗族原生態選手阿幼朵一句最樸素的話語“我們村里人做農活、談戀愛都是這么邊跳邊唱,不唱心發悶、越唱越年輕。”道出了這美妙之音的源泉,也讓人對這片多彩土地,充滿無數神往。中國藝術研究院田青教授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對觀眾而言,歌曲的最高境界是感動,而感動的基礎是真實”。歌手的演唱之所以博得觀眾的認同,正是以其真實的表達感動了我們。
多彩貴州搭建舞臺
歌手阿幼朵在接受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的即興采訪時說:“感謝中央電視臺給我們開了一扇綠色的原生態的大門,讓我們在這里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歌唱!”如果說阿幼朵的歸位,讓她有了更寬闊的舞臺,而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
主任、青歌賽評委田青一番對貴州隊原生態選手的贊譽“青歌賽的舞臺,是一次多彩貴州的全面展示”中,我們看到了全國觀眾對貴州的真心喝彩。因為正是有了貴州省委、省政府立足民族文化資源,建旅游、文化大省的氣魂和決心,有了黔東南州政府侗族大歌進課堂、尋找民間歌師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態度。有了去年首屆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為原生態唱法搭建的舞臺,極大提高了這些田間地頭民間藝人的文化自信或者叫文化自覺,才有他們今天發自內心地在青歌的大舞臺上為和諧的多彩貴州快樂高歌。
原野之聲前景廣闊
大賽中,許多觀眾和評委發出內心的感悟,面對民歌,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認識和保護,更重要的是懷有一顆學習的心態。田青教授直言不諱地說:“古往今來的大藝術家沒有不對‘草根藝術’保持一個尊敬的心態的。”正是因為貴州有了對民族民間藝術這種熱愛、重視,越來越多的文化人走回民間去采風,挖掘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藏,聆聽到這些代表民族文化根源的原野之聲,致力民族音樂文化的推廣和原生態民歌傳承,才讓我們欣喜看到了貴州原生態音樂的生命力,聆聽到這些代表民族文化根源的原野之聲。
從1986年10月,省黔東南州民間侗族大歌轟動了藝術之都巴黎,觀眾學者為之傾倒。到近幾年的南北民歌擂臺賽、西部民歌大賽中,貴州代表隊的精彩表演。從央視的《民歌視聽》欄目苗歌組合中70歲爺爺和8歲孫子齊上陣,他們的出現無一例外向外傳遞一種強烈的聲音———貴州原生態音樂展現貴州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展現著貴州大地的多姿多彩,這些純凈的優美的原野之聲,在全國的舞臺贏得了一片廣闊的天空。(李屹 郭鴻靜 姜虎)
轉自貴州都市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