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全面系統地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全面工作,從取得豐碩發展成果的工作中提煉了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扎實做好全州各項工作,必須做到“六個堅持”。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破除“三個依賴”思想,摒棄“三不夠”現象,大力弘揚“三敢”精神,統一思想,開拓創新,走符合黔東南實際的特色發展路子,二是必須堅持加快發展,把中央和省的精神與黔東南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自加壓力,奮勇爭先,突破制約瓶頸,全力以赴在建園區、促招商、抓項目、擴投資中增比進位。三是必須堅持維護穩定,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一改革促創新、以開放促發展,拓展發展空間,增強內生動力激發發展活力。五是必須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改善民生贏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動發展。六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發展型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基層組織建設力度,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大會從新的歷史高度,以宏觀的視覺,深入分析新形式下黔東南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著眼于發展空間,發展阻力,發展機遇,發展政策以及區位、文化、資源、環境等比較優勢,緊密結合黔東南實際,提出了“在加快經濟跨越發展中建設富裕黔東南、在統籌城鄉發展中打造秀美黔東南、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塑造魅力黔東南、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構建和諧黔東南”的建設美好黔東南的嶄新思路,描繪了宏圖藍圖,明確了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為建成美好黔東南提供了決策保障和行動指南。
大會指出,經濟基礎是建設美好黔東南的前提條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突出實施三個戰略重點,努力在經濟大致增比進位上實現新突破。一是突出實施工業強州戰略。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把我州建設成為國家承接東中部產業示范區,為建設美好黔東南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通過著力加強圓區建設,推動工業集聚發展;拓展投資渠道,擴大工業投資規模;堅持抓好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等措施,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二是突出實施城鎮帶州戰略。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使城鎮的輻射帶動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發現美好黔東南的重要窗口。通過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大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充分發揮以城促工效應等措施,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三是推進文化旅游互動發展。圍繞打造原生態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標,大力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互動發展,不斷提升美好黔東南的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通過大力推動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突出實施旅游活州戰略,推動旅游發展實現大突破等措施,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大州步伐。
大會強調,科學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是建設美好黔東南的重要基礎。一是始終按照“三個重中之重”的要求。力促農業增效、農業增收、農村發展,努力在破解“三農”問題中加快建設美好黔東南。通過切實加強農業發展的分類指導、推進重點區域的扶貧攻堅、扎實打好農業農村的發展基礎等措施,著力推進“三農”工作,扎實抓好新階段扶貧開發。二是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出實施三個戰略重點的重要抓手,多上快上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為建設美好黔東南強基礎、增后勁。通過加快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基礎和電力電網建設等措施,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三是大力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行動計劃”,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美好黔東南建設成果。通過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措施,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通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不斷擴大人民民主,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等措施,為美好黔東南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五是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黨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黨的 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建設美好黔東南提供堅強保障。通過大力建設與加快發展相適應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大力建設與加快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大力建設與加快發展相適應的輿論環境,堅持不懈地推進黨風廉正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措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大會號召,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要圍繞發展主基調,立“趕超”之志,行“跨越”之為,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知難而上、迎難而上、克難而上,搶抓機遇,堅韌不拔,應對挑戰,在更好剛快發展中奮力趕超、增比進位,實現跨越,為建設美好黔東南而努力奮斗!(張鴻 文筱晟 田洪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