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鎮從百余米的龍江河里引來了秧苗的“救命水”。楊啟廣攝
天馬鎮組織百余名黨員干部為移栽的煙苗“解渴”。劉澤友攝
5月份以來,岑鞏縣降雨量全月合計88.7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49.29%。截止5月26日,該縣有5座水庫干涸,37座小(2)型以上水庫現蓄水量比歷年同期應蓄水量偏少了近一成,農作物受旱面積3.963萬畝,因旱導致0.912萬人0.171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該縣1.253萬人奮戰在抗旱一線。
面對持續嚴重的災情,該縣縣委政府立足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大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鄉鎮把抗旱救災保春耕作為當前農村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帶領干部群眾,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等工作。
在該縣受災嚴重的羊橋鄉,筆者看到該鄉采取了“手拉手抗旱保春耕”的措施,從領導到群眾,從站所到鄉村,全民動員抗旱魔。為緩解日益嚴峻的旱情,該鄉在抗旱春耕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對災情較為嚴重的羊橋村、龍灣村和地壩村等八個村采取由聯系村領導帶領駐村干部對該村旱情和人畜飲水情況進行實地檢查,指導群眾抗災自救。同時加大宣傳大力度,指導群眾推廣改種玉米、紅薯等農作物,確保各項抗旱措施落到實處。對水源稀少地方以保苗為主,確保雨后有苗栽。積極組織群眾找水源,確保人畜飲水。
該縣受災嚴重的平莊鄉,筆者看到該鄉采取了“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加大宣傳細化責任”的辦法,深入各村組開展抗旱救災宣傳,重點保障人畜飲水。對村轄區內旱情信息進行監測,制定抗旱應急預案,指導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工作。組織群眾調配水資源,開展溝渠清淤除障,增加農田灌溉面積。按照“小春損失大春補”的要求,及時調整種植結構。
截至日前,該縣共投入抗旱人數達1.253萬人。投入抗旱設備機電井19眼,泵站49處,裝機容量122千瓦,機動抗旱設備876臺套,機動運水車輛26輛。投入抗旱資金74(群眾自籌) 萬元。抗旱用電36萬度,抗旱用油4.8噸,抗旱澆灌面積0.77萬畝,臨時解決0.755萬人0.136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楊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