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一個的拉菲酒瓶、租船到公海灌裝假拉菲、拉菲十有九假,過去的幾個月里,假拉菲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僅讓消費者開始對這個市場產生懷疑,更對拉菲這樣的高端葡萄酒喪失了信心。上海的一位葡萄酒經銷商最近就遇到了這樣一批2007年的小拉菲。
上海某葡萄酒經銷商李杰告訴記者,一聽說量很大,我就覺得很奇怪。就是說首先法國的名莊酒分銷制度,他不允許某一個經銷商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量,所以說我們當時很疑惑,然后拿到酒樣一看,不光是紋理方面,酒標紋理,包括圖案的層次感,看下來,確實證明了是假貨。此前,由于較多的國人并不了解拉菲等葡萄酒的文化,很多資金進入都存在跟風追捧的特點,以至于拉菲的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但是通過早期的盲目跟風后,尤其是最近一兩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懂得如何去挑選真正適合自己消費和飲用的葡萄酒。
深圳葡萄酒城總經理陳維勤告訴記者,經過瘋狂的炒作以后,或者說投資以后,大家都在看漲,最后就像股票、房地產一樣,也有可能退潮。
香港淘葡供應鏈管理公司王丹睿告訴記者,拉菲它是一個品牌運作,就是一個奢侈品品牌的運作,它其實并不是真的說酒質和價格,性價比有多高。
與此同時,國際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在葡萄酒市場顯現出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持續,使得不少藏家將手里的酒放到市場中去變現,以度過危機。
獨立酒評人朱立農告訴記者,一些藏家或者一些玩家,他們已經獲利回吐,他們已經得到了很多的利潤,然后他們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他們在拋貨,使這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酒。但盡管最高已經超過30%的下跌幅度,仍有不少行家認為,拉菲的價格仍存在泡沫。
因為現在很多的藏家手里都超過1個億港幣的囤積,這樣繼續有人在炒作,這是不可避免的。
紅酒成
投資者們的新寵
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葡萄酒的進口量僅為0.531億升,但這一數值到2010年上漲至2.861億升,預計去年全年將突破4億升。在過去的兩三年里,由于紅酒消費量的劇增,紅酒銀行、紅酒基金,各種各樣的紅酒投資理財產品,如同雨后春筍般紛至沓來。葡萄酒這一新興市場成為了投資者們的新寵。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投資者參與葡萄酒投資方式越來越多,最直接的是現貨買賣,通過酒莊的代理商購買或者是去拍賣行去進行拍買。但是目前這種拍賣的形式更多的是在倫敦市場或者香港市場進行。大陸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拍賣市場。獨立酒評人朱立農告訴記者,國外的拍賣大部分都是在一種名莊、名酒,這些酒都是有身份的,有來路的,有證明的,它的價值是逐級體驗出來的,那么國內呢?我們沒辦法實現這些,所以國內的拍賣大多數是一些中低檔的酒,是一種市場的銷售行為,而不是一種收藏行為。第二種投資方式是購買期酒,但投資者一般都是通過當地代理商在倫敦期酒市場完成這個過程,而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需要每一個投資者自己把握。而對于目前在國內一線城市興起的紅酒銀行來說,專家認為,這些所謂的紅酒銀行更像是一個供投資者與收藏者存取葡萄酒的酒窖,與國外成熟的經驗相去甚遠。
比如說在德國,目前的紅酒銀行,他們發展到可以幫助你一起募集資金,可以去收購酒莊,可以去投資葡萄酒的生產設備,甚至投資葡萄酒廠,收購葡萄酒莊園,這都是葡萄酒銀行在做的事情。
除了現貨、貿易及理財產品,不久前,中國首只紅酒期酒基金也開始向一般投資者“露面”。作為封閉式的私募基金,資金規模為10億元,主要投資法國波爾多和勃艮弟兩個葡萄酒主產區的一級市場。其中60%投資現貨,40%為期貨。專家在這里也提醒消費者,紅酒基金能否成功取決于他們獲取資源的渠道與變現能力,而目前在國內,這種好酒基本上沒有什么變現的渠道。據《央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