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暴稅的護身符
而在上述發改委研究人士看來,在這種“政企合一”的體制設置下,加上煙草行業連年是重點納稅大戶,涉及多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利益,要破除煙草行業的絕對壟斷地位很難。
興業銀行[13.82 -0.36% 股吧 研報]近日一公告顯示,2010年,中煙當年營收7704億元,實現凈利潤1177億元。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2011年中國煙草行業利潤再翻番,去年我國煙草行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達10111.4億元,煙草業實現工商利潤2000多億元。
煙草日賺三五億的“暴利”令人咋舌,但這個行業的“暴利”卻還趕不上煙草“暴稅”的1/3。據2012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煙草行業實現稅利7529.56億元,同比增加1382.89億元,增長22.5%。上繳國家財政6001.18億元,同比增長22.82%。
中煙相關人士稱,中國煙草業的發展,對于推動經濟的發展及對于國家財政收入的有力支持有著重要的貢獻。
一知名煙草集團負責人士還告訴記者,因為一直是本地的納稅大戶,企業多年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重點保護。目前國家仍然在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需要更多的財政收入,勢必對煙草行業繼續保持較高重視。
馬力今年第五次提出議案指出,以工信部為組長的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基本不作為,以至于《公約》規定的控煙措施,在我國基本沒有實行。目前,我國煙草產銷量不降反升,嚴重危害人民健康,損害國家形象。
馬力認為,控煙關鍵在改變政企不分,目前煙草專賣局和中煙一套人馬兩個牌子,肯定是部門利益最大化,要增加產量,增加利潤,增加稅收就不可能為控煙減少銷售。她建議,國務院重新調整“履約領導小組”,在“國家煙草專賣局”與“中國煙草總公司”沒有分開之前,不能作為“履約領導小組”成員,并改為國家發改委擔任“履約領導小組”組長。
開刀壟斷不提“煙草”
盡管中央政府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提要破除壟斷,但國資委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主要先從電信、石油石化、電力等行業壟斷企業開刀,暫時不會動到煙草和鹽業。
實際上,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將批發業已向外資全面開放,但唯獨保護了鹽和煙草行業,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煙草行業的絕對壟斷地位。
但對于中國煙草行業來說,政府的保護也正在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保障著煙草行業的“暴利”和“暴稅”,另一方面也阻礙著我國煙草企業的發展。
“卷煙上水平”是近來煙草行業最常提起的口號,中國煙草行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品牌目標之一,到2015年,中國有望出現年銷售收入上千億元的煙草品牌,“中華”、“紅塔山”和“芙蓉王”面臨角逐。屆時,以上海煙草集團、紅塔集團和湖南中煙為代表的滬系、滇系和湘系,或成三足鼎立之勢,主導中國煙草格局。
但是,面臨地方稅收利益,打造千億煙草品牌不得不進行的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困難重重。
“希望財稅體制改革能減少這一長期困擾行業內部改革的區域障礙。”上述知名煙草企業負責人指出,政府控煙立場不斷受到指責,控煙立法步伐不斷加快,卷煙稅率提高和“稅價聯動”勢必將推高卷煙零售價格,煙草企業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在行業政企合一的體制改變之前做大做強,是中國煙草企業唯一的出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