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近期,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多地奶農聯名向記者反映,壟斷當地生鮮乳收購市場的完達山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低于黑龍江省規定的保護價收購,且拖欠奶資長達3個月之久。許多奶農紛紛“砍牛”避險,導致奶牛數量驟減,當地多年培植起來的奶牛養殖業陷入困境。記者近日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采訪發現,由于大型乳品企業壟斷區域鮮奶收購,這一地區生鮮奶收購價持續在低位徘徊,導致很多奶戶入不敷出,被迫“砍牛”(殺牛或賣牛)。有關專家認為,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奶業急需打破少數大企業地域壟斷發展模式,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雙鴨山市尖山區安邦鄉窯地村一直是雙鴨山市養奶牛的先進村,多年前當地成立了奶牛專業養殖合作社。近日,記者在窯地村看到,昔日為發展奶牛養殖而用紅磚墻圈起來的大型榨奶站已廢棄。窯地村綠野合作社負責人秦萬春告訴記者,由于養奶牛不賺錢,村里的牛都賣了,奶牛數量已從高峰時的1000頭減少到現在的100多頭,奶戶也從當年的60多戶降到了15戶。
“完達山給的收購價太低,每公斤不超過2.8元,最低時才2.65元,遠低于黑龍江省發布的每公斤2.94元的指導價。如今,苞米、人工都在漲價,生鮮乳價格一直被壓得這么低,按每公斤鮮奶2.8元的收購價計算,一斤鮮奶才1.4元,還不如市場上一瓶500毫升礦泉水值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