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蔬菜洗發(fā)水奶粉豆制品甚至西點快餐漲幅均高于5%
中華工商時報訊 清明和4月出行的主題之一,是遍野金黃,開成山海的油菜花。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浪漫的花朵,是油菜花的全部含義;而對于糧油行業(yè)來說,油菜籽的收購價,才是油菜花的真實屬性。
由于前段時間連續(xù)的全國低溫連陰雨天氣,油菜發(fā)育期普遍推遲5天左右,還有部分油菜發(fā)生爛根死苗的現(xiàn)象。但是按照經驗,陰雨過后必是陽光燦爛,壞苗清除后,今年的油菜花會開得異常絢爛。江西一位花農說,油菜籽的收購價,目前來看至少不會低于去年。
恰逢此刻,新一輪“漲”聲全國唱紅。首先響起的,是家喻戶曉的兩家最大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和福臨門。在最近分別上調了旗下花生油和菜籽油的出廠價格后,“兩油”漲幅在8%左右。據福臨門在某省的一位最大代理商介紹,這次調整的主要是菜籽油和花生油,應該是6%到8%左右。
代理商的話,驗證了今年油菜花對花農而言,果然會開得異常絢爛。
無風不成漲。緊接著食用油的腳步,蔬菜、洗發(fā)水、奶粉、豆制品,甚至西點、快餐跟風,生活用品全線開漲,且漲幅均高于5%。
金龍魚和福臨門這段時間一直很“上火”,從總部到經銷商到促銷員,都被大家追著問詢有關油價上漲的最新動向。而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國際原油上漲,材料成本增加等。
菜市場也開始不再平靜,鄰里鄰居的主婦們口中開始傳誦著蔬菜變貴的小抱怨。
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公布了3月份的CPI數(shù)據——上漲3.6%、環(huán)比反彈0.2%。專家學者圈里也非常熱鬧,在進行著更高級別的討論,這次CPI數(shù)據的主要助推手,是油價,還是菜價?
向前“蔥”里的“櫻”謀詭計
玩微博的人注意到,最近熱點話題里出現(xiàn)了一個參與度很高的主題:“一句話證明你經歷的物價上漲”。
“向前‘蔥’——10元買到兩根蔥,老公還必須向前沖”、“吃不起的櫻桃——42元一斤:‘櫻’謀詭計打敗了北京高溫”成為點擊率極高的選項。
有農學者疾呼,蔬菜一直以來的持續(xù)上漲,也持續(xù)拉動了CPI的上漲。中國已經進入了“高價農產品”時代。
微博此刻誕生關鍵詞“向前蔥”、“櫻謀詭計”,似乎佐證了部分學者專家的“蔬菜CPI”論斷,其中包括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他們都認為,蔬菜價格上漲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
引用和分析數(shù)據,是專家們對自己觀點堅定不移的法寶。最有利的一個數(shù)據是:3月份鮮菜價格上漲20.5%,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
他們因此認為,“油”為蔬菜“背了黑鍋”。因為成品油在CPI中的比重還不到1%,這次成品油整體價格上調幅度為6%,有人據此分析說對4月份CPI的影響只有0.05個百分點,更別說還算穩(wěn)定的3月了。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正如兩三年前的豬肉價格暴漲推動了很多肉禽蛋奶的價格上漲,因而引起整體的價格上漲一樣,現(xiàn)在豬肉價格進入暴跌,而且進入了一個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整個CPI下落整體上的價格漲幅已經過去了,所以帶動CPI的影響不是很大。
許多有理有據的論斷,似乎都認為蔬菜強有力地影響了此次CPI數(shù)據。然而市場充滿著新鮮的泥土氣息,不是理論就能武斷的。
記者日前走訪了幾個菜市場和超市,發(fā)現(xiàn)蔥價并沒有像傳聞中所說漲得“十分不靠譜”,而且攤主一致反映最近已經回落。“最新的大蔥最貴時賣到過五塊五,最便宜時只有兩塊多。”宣武區(qū)安順菜市場一位攤主對記者說,而北京幾個超市的平均蔥價在漲價前后也一直保持在4塊錢左右。對于網上瘋傳的“10塊錢2根”,記者掂量了下,一根蔥輕點的有六七兩,重點的能達到一斤好幾兩,這樣算來,10塊錢買2根差不多3斤重的蔥,其實也沒離譜到哪兒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