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手機話費莫名增加?有沒有感覺到網絡流量消耗得離譜?或者,自己的行蹤連同手機號碼一并被人“精確轉賣”?如果有,那就是背后有惡意代碼在“幫忙”。日前,一款偽裝為“安卓升級補丁” 的吸費軟件被截獲,其單次群發即可感染5萬部手機,月“收益”超10萬元。無獨有偶,央視月初也披露,僅一款扣費惡意代碼,每年偷用戶話費就超過5000萬元。
眾說紛紜手機惡意代碼,內幕到底多可怕?記者調查了解到,業內人士認為“實際損失應該遠超5000萬”,制作惡意代碼已經成為一個產業,扣費、跑流量、展示廣告、偷隱私賣資料是四大收益方式。多位業內人士為讀者朋友拼出一幅“流轉圖”,細說這些“強制的、隱蔽的且存在極多后續隱患”的惡意代碼,如何產生、如何植入手機、如何作惡以及如何防范。 文、圖整理/記者李光焱
一款惡意代碼月賺10萬元
“無利不起早”,對于制作惡意代碼的人和組織來說,更是如此。據網秦科技CEO林宇告訴E天下記者,本月最新出現一款偽裝為“安卓升級補丁”的吸費軟件,通過短信群發,若以百萬群發、約5%的人點擊了來計算,單次群發就可感染5萬部手機,即使每次只扣費2元,每月可產生超過10萬的收益,而目前短信群發的行價是1分到2分一條,發100萬條只需1萬至2萬元,暴利顯而易見。公開資料顯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羅海勇說,制作惡意代碼投入很少,租用一個服務器一年才幾千元,但年收入可達幾千萬。
“SP扣費最簡單粗暴,但這需要運營商的收費通道。”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一般扣費一次運營商可以提取30%,剩下70%的費用中,有10%由SP代碼公司獲得,也就是0.14元。剩下的90%,即1.26元由惡意代碼制作者獲得。
勝思網絡移動游戲項目經理資章明向記者透露,惡意代碼還會強制向用戶展示廣告。以美國為例,費用為每10條2美分,而用戶點擊則是每次0.2美元。“表面看一些手機游戲或者廣告很‘干凈’,但惡意代碼其實已經寫入,用戶點一次都會扣費。”不過,資深技術人士Warren表示,惡意代碼以偷跑流量分成的獲利方式其利潤不高。因為,這需要引導用戶點擊鏈接到其他網站,收益不直接且較低。因此,這是最不常用方法。惡意代碼的第四種獲利方式則是窺探手機用戶隱私,比如手機號、位置信息、網購信息等,然后將資料打包銷售。他說,一些惡意代碼會隱蔽地、持續地同步用戶通訊錄、名字、短信、記錄地理位置以及網購信息,轉手以精確資料賣給保險公司、薦股公司、培訓機構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