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由于汽車體積大,價格昂貴,倉儲成本高,會占用經銷商的大量資金,因此經銷商一般不允許商品車庫存較長時間。但遇到車市低迷或廠家壓庫存等原因,庫存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而經銷商處理庫存車的辦法,大部分就是特價處理,也有少數經銷商見有消費者不懂,“瞞天過海”不將實情告知。
對于庫存車,幸運的消費者是以低價買了一輛車況不錯的準新車,而倒霉的則是買到了一輛故障多多的問題車。長周期的庫存車在市場上總占比雖然較低,但一不小心也會中招。目前在庫存車方面,不僅市場管理存在盲區,廠家的質保約定方面也同樣是“真空”狀態。
盲區一:多久的車算庫存車?
“車子在倉庫里放了整整一年,還叫新車嗎?”很多消費者都有這個疑問。對于這樣的“新車”,有的4S店會坦誠告訴消費者,有的4S店則依然按照“新車”價格來賣。記者獲悉,雖然在汽車銷售行業有“庫存車”一說,但何為“庫存車”,卻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汽車銷售行業內,一般說法是出廠后超過3個月還沒有銷售出去的汽車。但這個條件或許對于進口車來說又太“苛刻”,進口車從出廠到運輸、報關、入關,周折時間也需要耗去兩三個月甚至更長。因此,也有不少汽車經銷商認為存放一年以上的新車才叫庫存車。
盲區二:車況好壞誰說了算?
庫存車放久問題會不少。汽車“長年停駛最傷車”已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汽車的零部件也有各自的使用壽命。數月甚至長達一年的庫存車,電瓶在放電、各種油液在老化、輪胎橡膠等部件也有損耗。不少長期庫存在室外的新車,經歷日曬雨淋,加速了車輛的漆面和橡膠密封條的早衰,還會讓電子元器件受潮,存在各種散熱裝置和排水孔的堵塞等隱患。按照正確的做法,長時間的庫存車應該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清潔保養以及電瓶充電等工作,但極少經銷商會那么干,只有在將車輛交付客戶之前才會對其進行最基本的清潔工作。
因為沒有專業的設備和工具,消費者無法對車輛進行全面的體檢,因此庫存車質量如何完全無法知情,最后也只能相信經銷商的“一面之詞”。當然,如果經銷商能按照正確的方式對待庫存車,如周期性地啟動車輛,讓油液流動;防止電瓶過度放電,定期給電瓶充電;時常移動車輛,不讓輪胎老化。那么即使庫存一年以上的車輛,車況也不會差。
盲區三:無“附加售后保障”?
不僅目前汽車經銷店的銷售合同、售后服務條約中并未對“庫存車”有明確定義,國家更沒相關法律條例對長時間庫存車輛品質進行監管。在實際情況中,經銷商更堅持自己對長時間的庫存車并沒有提供額外售后養護的服務責任。如有消費者在購買改款特價庫存車之前,曾要求經銷商額外提供一年保修服務,尤其是對電瓶、輪胎、電子元件等部件的養護,卻遭拒。原因不僅是因為“廠家沒這個規定”,也因為目前并沒有相關法律條例要求廠家或經銷商必須提供相關附贈保障服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