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縣武裝部部長何世文邊跑邊接電話,他帶著12名干部和應急民兵,火速出發(fā)。
7點50分,焦急等待在山村口的村民看到一抹綠軍裝,大家的驚慌、恐懼和不安迅速消散,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在搶險救災現場,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他們冒著山體繼續(xù)滑塌的危險,對災區(qū)進行拉網式的搜查,組織疏散群眾,建立臨時居住點,安排群眾休息,沿山設立警戒線。
搶險救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現場成立了臨時指揮部,縣委書記吳明、縣長吳世勝在第一線指揮搶險救災。
民政部門馬上運來帳篷、飲用水、食物等急用物資,保障人民群眾不受餓不受渴。
交通、國土、民政、公安、消防、醫(yī)療衛(wèi)生等相關部門已陸續(xù)進駐災區(qū),執(zhí)行搶險救災工作任務。
8點,災區(qū)群眾全部疏散和妥善安置。
當天中午,臨時救災帳篷搭建完畢,集中安置68人,分散安置80人,并暫時為每戶補貼100元、5斤油、20斤米以及棉被床墊若干。全縣共疏散安置災民59戶249人,采取臨時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兩種形式,其中臨時集中安置9戶32人,暫住旅社或酒店21戶77人,投親靠友29戶140人,涉及思旸鎮(zhèn)大榕、馬坡、銅鼓田3個村。鎮(zhèn)遠縣疏散安置8戶29人,涉及羊坪鎮(zhèn)響水坪村。
岑鞏縣全面啟動救災應急機制,成立了“6.29”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xié)調組、搶險救災組、險情排除組、專家技術組、醫(yī)療救護組、轉移安置組、交通及現場秩序維護組、新聞報道組、群眾工作組等工作組。
全部工作組以最快速度進入災區(qū)。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型地質災害,岑鞏縣委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發(fā)出全縣動員令,第一時間部署公開透明信息發(fā)布。
救災反應之迅速,應對之有效,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充分顯示了岑鞏縣黨委政府在危機處理中的冷靜和成熟,得到了上級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黨和國家沒有忘記岑鞏,一時間,關注的目光對準了黔東南州東北角的岑鞏縣。
6月29日15點,黔東南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耿生茂到達岑鞏縣指揮搶險救災,帶來了州委州政府的親切關懷,也帶來了全州人民的關心和慰問。
此時,岑鞏縣的搶險救災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指導下進行。
16點30分,國家防總工作組組長徐勤勤及3名成員到達現場。
災情牽動著黔東南州委書記廖少華的心,20時,心急如焚的廖少華書記抵達岑鞏縣,他下車伊始,就徒步進入災區(qū),爬山涉水來到堰塞湖口。
實地查看之后,廖少華書記迅速組織召開岑鞏縣搶險救災工作專題會議。
經過國家防總工作組、省州專家研究討論,進一步完善搶險救災工作方案:啟動州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成立州、縣兩級搶險救災指揮部,立即組織湖區(qū)淹沒范圍內村民撤離;啟動州級地質災害預案,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加強對滑坡體的監(jiān)測;加強技術力量,加快挖通泄洪槽。
當會議結束的時候,已經是6月30日的凌晨2點。
在此之前的凌晨1點50分,25輛大型運輸卡車沿著凱玉高速公路進入該縣。車上帶著凱里市支援的168根大型輸水管道,它們將被用于泄洪槽的槽體鋪設。
當夜,岑鞏無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