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午,冒著瓢潑大雨,岑鞏縣林業局果品公司經理、縣科技特派員劉元標趕往該縣思旸鎮馬坡村苗木繁育基地指導農戶嫁接水晶脆桃苗。
“這是和農戶事先約定好了的,現在發展果品業市場行情好,群眾積極性高,就是下再大的雨,我也必須趕到現場來幫他們。”劉元標說。
雨中,遠遠望去,在苗木基地,上百畝果苗長勢良好,滿眼青翠。此刻,一些群眾撐著雨傘在苗圃里默默勞動,形成一幅絕美的雨中勞作的動人畫面。
劉元標介紹說,近年來,該縣以“公司十基地十合作社十農戶”的方式,在注溪、思陽、大有、龍田等鄉鎮共發展苗木基地約500畝,培育有文旦柚、水蜜桃、枇杷、楊梅、李子等10余種苗木,由專業合作社統一打“思州牌”,向農戶統一收購、統一向外銷售,去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帶動200余農戶增收致富。
目前,該縣果品種植已初步形成規模,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結構,并以“思州牌”推向市場。
為了強化全縣果品產銷服務,該縣還成立了果品協會和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共發展會員1290人。去年,全縣2.68萬畝果品基地喜掛“致富果”,創收3000多萬元,使4600余農戶受益。
據悉,“十二五”期間,岑鞏縣規劃建設特色經果林基地3萬畝。在抓好“思州牌”果品開發的同時,該縣還積極發展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思州牌”水果苗木,將“思州牌”產業從果品向苗木延伸。(張維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