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豬產業,月亮山農民致富的希望
從江縣西部月亮山區,包括加鳩、光輝、東朗、宰便、加榜、 加勉、剛邊、秀塘8個鄉鎮,占全縣鄉鎮總數的38%,總戶數20280戶82439人,是從江縣經濟嚴重欠發達地區,也是從江縣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這里山峰連綿,重巒疊嶂,香豬資源開發受到嚴重制約,“捧著金飯碗守窮”就是真實寫照。如何開發這一豐富特色資源,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縣委、縣政府認為:“西部月亮山區要發展,首先是抓緊香豬產業的開發和以中藥材、經濟林為主的山區綜合開發,并以此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屆接一屆,一棒接一棒,一張藍圖繪到底。近二十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積極培育扶持香豬產業,合理布局,精心組織,以此作為西部月亮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大事來抓。到2011年,從江香豬產區8個鄉鎮有1.9萬戶飼養香豬,存欄7.7萬頭,出欄9.2萬頭,產值3900萬元,占全縣畜牧業總產值的33%,香豬養殖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 43%。
在加工方面,從江縣現有3家企業,年加工量4萬頭左右,其中省級龍頭企業、州級龍頭企業各一家,研制開發香豬火腿、臘香豬等10多種產品!霸铝辽健迸葡阖i評為省級名牌產品。
“原來受資金的困擾,只能養殖一兩頭母香豬。現在政府給予資金扶持,我修建了規范圈舍,養了20多頭母香豬,產崽50多頭,賣出去賺了5萬塊錢。”在宰便鎮采訪時,養殖戶楊通林告訴我們。
群山環繞,地處月亮山腹地的宰便鎮,是省級貧困鄉鎮,去年被省扶貧辦列為全省“整鄉推進、連片開發”扶貧項目試點鄉鎮,1000萬元的產業項目扶貧資金中,720萬元將用于發展香豬產業,并對農戶建豬圈、購豬種等給予補助。縣里還將整合其他資金,配合項目實施。目前,全鎮新修圈舍1126間,香豬存欄6952頭,今年計劃完成種豬存欄9000頭。
宰便鎮宰近村潘老言原來一直在外面打工,2009年回鄉后發現當地的香豬一公斤能賣到40元,于是在家加工烤香豬到鎮上賣,由于香豬肉嫩味香,生意逐漸紅火,隨后他投入5萬元辦起香豬養殖場,目前已發展到了7頭母豬和100頭豬仔。
“今年香豬仔價格好,我這100頭香豬仔,預計純收入在4萬元左右,不用再外出打工了!眹L到養香豬甜頭的潘老言高興的說。
秀塘鄉在發展香豬產業中,推行黨員干部與養殖戶“結對共建”幫扶模式。一是結成幫扶對子。每名黨員領導干部與3戶以上養殖大戶結成幫扶對子,一般黨員干部與一戶農戶結成幫扶對子;二是達成共建協議。除幫助幫扶對象搞好貸款協調、技術指導、銷售服務外,每名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投入一部分資金到1戶幫扶對象作為股份,與幫扶對象共同建設、共同承擔風險。目前,該鄉共幫扶香豬養殖大戶16戶,普通養殖戶56戶,組織培訓300余人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