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從江,桃紅柳綠,春意盎然。在從江縣西部茫茫的月亮山,成群結隊的香豬憨態可掬的在荊棘草叢之中閃現。
4月6日,月亮山深處的宰便鎮一下子來了許多珍貴的客人,有省州農業領導和養殖界的教授,有縣、鄉領導,還有一些企業代表和香豬養殖大戶,大家齊聚宰便,共商從江香豬產業發展大計。
“香豬產業確實是一條發家致富的好路子!”宰便鎮宰近村支書潘成說,他于2011年建了10間標準圈舍,引進能繁母豬15頭,年底就賺了1.6萬余元。嘗到了甜頭,潘成養殖香豬的積極性更大,周圍的群眾也紛紛跟著干起來。
所到之處,所見所聞,無不讓人對從江縣香豬產業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
從江香豬,深藏大山的生態綠色品牌
從江香豬主產區在從江縣西部月亮山的8個鄉鎮,屬于我國稀有的優良地方小型豬種,具有體形矮小、肉質香嫩、皮薄骨細、基因純合、純凈無污染、早熟、用乳豬食用無腥味等特點。1977年農業部組織全國地方豬種普查時,從江香豬被挖掘出來,填補了我國無實驗動物的空白。1993年,從江香豬被農業部列為二級保護畜種;1999年榮獲“中國國際博覽會名特優產品”稱號;2000年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2004年獲國家質監總局原產地標記注冊,從江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2011年6月,從江縣獲聯合國糧家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從江香豬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的農產品。
中國研究香豬最權威的人士貴州大學香豬研究院劉培瓊教授介紹,在所有的豬肉當中,香豬的品質優于其它豬種,而在中國已發現的七個類型的香豬中,從江香豬品質是最優的,屬于豬中極品。
“從江香豬以放牧為主,常年以各種花草、果實為生,為絕對純凈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之美名。”談起香豬,加鳩鄉擺道村支書潘志清如數家珍,頗有些自豪:“在大家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追求健康的時代,從江香豬的優勢更加彰顯,發展前景無限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