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一個普通苗族農村民家庭的王玉英,從小酷愛刺繡。憑借其精湛的手藝和良好的刺繡天賦,王玉英的剪紙和刺繡手藝在10多年前已在停洞、東朗等鄉鎮的一些民族村寨享有盛名。
1993年,初中畢業后,王玉英便開始專門從事手工刺繡工作,主要繡背帶、圍腰、帽子和花鞋等商品,供應給停洞、東朗等鄉鎮的少數民族村寨。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1998年王玉便購買了一臺家庭縫紉機在停洞街租下一個門面專門從事刺繡,開始進行其創業之路。由于王玉英生產的刺繡產品質優價廉,市場需求量急劇增加,產品銷售范圍也開從本地開始遠銷省內外,并且產品仍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生產規模,2000年王玉英便購置黔東南州第一臺電動繡花機進行生產。隨著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2005年王玉英又將電動繡花機改為電腦繡花機。“玉英刺繡行”也由此實現了從傳統手工刺繡向現代化電腦自動刺繡生產的華麗轉身。
由傳統手工刺繡向現代化電腦自動刺繡轉變的過程中,王玉英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由于自己從未學習過電腦知識,對于將原來自己用手工進行的刺繡能否實現由電腦進行刺繡的問題,王玉英也沒有十分的把握。然而,為了使民族刺繡盡快實現產業化生產,王玉英便一邊看書,一邊自己摸索,通過半年的努力,便能熟練地用電腦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民族刺繡的圖案。
近幾年來,隨著貴州省旅游產業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的旅游產品的開發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具有深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王玉英刺繡產品贏得了海內外廣大游客喜愛和贊賞。
在停洞鎮政府和從江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王玉英還積極組織大量的刺繡產品參加“多彩貴州旅游商品大賽”和各類旅游產品展銷活動,并獲得了“多彩貴州旅游產品大賽”刺繡組的第三名。王玉英創業之路由此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從江縣停洞鎮玉英民族刺繡行”規模也由2005年的1臺電腦繡花機發展到了現在的14臺電腦繡花機,產品也遠銷至省內外的各大城市及廣西、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實現年銷售達150余萬元。同時,“從江縣停洞鎮玉英民族刺繡行”直接吸收20名農村婦女進廠就業,帶動周邊村寨婦女從事刺繡近百人。在“王玉英民族刺繡行”就業的婦女,不僅每個月拿到1500—2000元的工資外,還學會了民族刺繡的技能,為今后實現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王玉英個人創業的示范帶動,一條以停洞鎮區為中心,周邊村鎮為支點的從江民族刺繡產業帶初步形成,這不僅有效地弘揚了從江的秀優民放族文化,也為正在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從江縣,探索出了一條可貴的旅游產品的開發經驗,給全縣旅游商品的開發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潘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