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區政府今年將轉移39項職能,購買223項政府服務,為此投入4億元。
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關鍵是要把購買流程設計好,要從程序上避免給部門領導留下私相授受的嫌疑。領導干部不是超人,讓他們常在懸崖邊上行走,難免失足。教訓太多了,不要再刻意補充案例來證明。有論者呼吁國民容忍腐敗,我認為國內民眾的容忍度已經非常高了,到了熟視無睹的地步,這對于政府并非好事,畢竟執政理想不是腐敗,腐敗是實現執政理想的阻力。事先在流程設計時做好預防措施,既是保護干部,也是服務于執政理想。
不管怎么說,向社會購買服務都是進步。過去政府一增加職能,就想到增加機構,增加編制。不但令吃財政飯的冗員規模失去控制,而且新增機構一旦穩定下來,就會成為阻礙調整政府職能的既得利益集團,束縛以后的施政。有學者將這種不可逆的現象稱作黃宗羲定律,認為它是中原王朝周期性傾覆的主要原因。
向社會購買服務,不但令行政的步伐變成輕盈,而且令政府信息也趨向透明,公眾輿論有了介入的機會。比方說這次政府購買服務當中,有一些出人意表的項目,比如白領午餐。白領涵蓋的行業無數,上班形式多種多樣,午餐的解決方式五花八門,比如報社編輯干脆下午才上班。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午餐福利,區政府代勞,不知道如何做起?
午餐歸一性最好的是文員,文員是企業最基層員工,朝九晚五也很辛苦,但是上有企業精英,下有困難群體,倘若所謂政府購買服務是補貼基層員工的午餐,區政府目的何在呢?要公平沒有公平,要普惠沒有普惠,要企業主感恩,好像又太不起眼。本來午餐哪里吃怎么吃,沒政府什么事。今后可好,午餐口味不佳,營養不豐富,跟政府有關。俗話說眾口難調,政府操心白領午餐可謂迎難而上。
我這不是跟文員午餐有仇,而是借此示范一下政府購買服務的好處,讓市民有議論的空間。政府操心文員午餐強過把財政資金投在什么“名片”上。不過一定要操心午餐,又要籠絡白領,還有更好的方法。現在打的難,的士多半為白領服務,不妨在區內設幾個點,向出租車司機大佬派送午餐,吸引出租車司機來天河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