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陽晚報消息 貴州有福,茶園遍及全省各地。金鐘茶園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整齊劃一的茶樹,就像寫在綠紙上的詩行,隨著山形迤邐連綿。清新的空氣,滿目的翠綠,足以令人心曠神怡。遠道而來的客人,無論是茶園邊上的茶棚,還是走進普通農家,主人奉上一杯飄著熱霧的香茗,滿口留香,直達心脾,旅途的疲累瞬間煙消云散。
2009年跟隨著上海攝影師來到黔東南州丹寨縣金鐘茶場,對于久居城市的他們來說,茶園景色就是一個綠色的天堂。許多人迫不及待跳下客車,飛快跑進茶園,用手觸摸樹尖的嫩芽,快門聲此起彼伏,想把當地的所有綠色收錄進鏡頭里。
金鐘茶場位于丹寨縣東南部,是集采茶、制茶、品茶等生態田園生態體驗游的精品線之一。整個茶場林青茶翠,一望無際,景觀舒展,令人神往。
據中國科學院微量元素研究所檢測,丹寨金鐘茶場生產的茶葉含有人體必須的稀有元素——硒、鋅。該地生產的茶葉葉肉厚、內含物豐富,經精湛的工藝加工,具有白毫顯露,色澤清亮,滋味鮮爽,回味生甜,香氣持久,耐沖泡的特點。
除了欣賞茶園,丹寨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品茶之余,也可探尋一番。
丹寨原稱八寨,民國30年4月與丹江縣(今雷山)合并,取丹江與八寨各一字,稱“丹寨”至今。丹寨縣境內有多個苗族支系,苗、水、侗、漢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丹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丹寨民族風情古樸、濃郁、獨特,民間傳統節日眾多,有苗年、翻鼓節、吃新節、牯藏節、踢毽節、錦雞文化節、跳蘆笙舞、板凳舞、拉古瓢琴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每逢節日,人們穿著民族盛裝,唱歌跳舞,到處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成為都柳江民族文化與生態風光精品旅游線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