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慧珍的班主任在指導她填報志愿
輟學7年重回課堂 高考成績超過二本線16分
她讀書備考期間,公婆承擔起了照顧孩子和家里農活的重擔
核心提示
新浪網訊 2004年冬天,正在上高二的付慧珍因為身體原因輟學在家。2011年7月,已經結婚生女的她,在婆婆和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林州市實驗中學插班讀書。在今年高考中,付慧珍考出了525分(文科)的好成績,高出二本線整整16分。
A
高二時因病輟學 七年后想重回課堂
前天上午,記者一行來到林州市東崗鎮西崗村付慧珍家時,26歲的她正在照看一歲半大的女兒。
付慧珍中等個,面目清瘦,戴著眼鏡,文氣之余還有點娃娃相。在她居住的房間內,大紅的喜字還沒有褪色,雖簡陋,卻非常干凈整潔。四面的墻上都貼著音標、圖紙,床頭、案頭隨處可見堆積的書籍。
付慧珍說,8年前,她在林州市四中讀高中,成績很好,也很穩定。但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家庭貧困,她高二上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了。這也成了她心頭最大的遺憾。
輟學后,付慧珍在安陽市一所幼兒園教書,又學了一年的電腦。看到身邊的農村女性,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她想走另一條路——上大學,然后找個好工作,幫助家里減輕負擔。
2008年,付慧珍報名參加了河南大學的成人自考。2009年年底,她嫁給了同鎮西崗村的付紹有。盡管成了家,付慧珍仍然沒有中斷學習。2011年,她意識到成人自考的出路小,畢業后找工作也受到很多限制。于是,她毅然放棄了自考,決定重返學堂,再試試考大學。“考上了我就沒有遺憾了,考不上的話我就安心在家。”
B
得知兒媳想法 公婆都很支持
付慧珍沒有想到,她的這一想法居然得到了婆婆和全家人的大力支持。婆婆付書菊說,鄰居們聽說后都說她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十個人中就有十個人說我糊涂,他們都說兒媳婦要是考上大學有了本事,還要你家孩子嗎?我從來就沒有這樣想過。”
公公付保年也是極力支持。他說,他上學時成績也很好,由于趕上“文革”,因家庭成分問題而沒能繼續讀書,總覺得很遺憾。所以,當得知兒媳的想法后,他毫不遲疑地說:“去,去找學校,別一直拖了。”
就這樣,2011年7月份,54歲的婆婆付書菊帶著兒媳來到了林州市教育局詢問情況。得到“只要有學校同意接收,就可以上”的答復后,婆媳倆便開始四處找學校。付書菊想到自己的小兒子付兵是在林州市實驗中學考上大學的,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帶著付慧珍來到這里,向該校副校長王開玉說明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