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模黃億榮在工作
6年前,黃億榮還是岑鞏縣思陽鎮瓦窯村稍寨組的一位普通農婦,自2006年貴州省宇龍鋼繩有限公司的工廠在組上落戶后,黃億榮與同寨的50多位鄉親成了工廠的產業工人。
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個子矮小,其貌不揚,只有初中學歷,年齡偏大的“老黃姐”,在進廠經過不到一年的歷練后,在全廠130名員工中嶄露頭角,當上了工廠生產車間主任,成了企業主心骨、“一枝花”。
“別人三年掌握的技術,她只要一年”
“黃億榮一進廠就是被我們看好的員工,她之前當過村婦女主任,組織和協調管理能力都很強。她識大局,顧大體,一點私心都沒有。”鋼繩廠廠長沈啟新說。
2007年工廠投產后,黃億榮只是生產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當時的車間主任由沈啟新兼任。
由于沈廠長身體不太好,經常返回江蘇南通老家治病。他一走,工廠的管理和生產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沈廠長看準黃億榮的為人和能力后,向工廠決策層建議,要大力培養黃億榮,等時機成熟,將她提拔到管理層上來的建議,得到決策層的一致同意。
“這個人不管放在工廠哪個位置,我們都是放心的。”公司副總經理張樹鋼說。
從2008年開始,沈啟新在車間教黃億榮學習工廠生產的工藝流程。
面對高難度的現代技術流程,只有初中學歷,且年齡已是49歲高齡的黃億榮,要從頭學起,“簡直比登天還難!”
黃億榮沒有退縮,多問,多記,多思,多練。她一步步在沈廠長的耐心教導下,向未知的技術領域邁進。
鋼繩生產最主要的工序有熱處理和拉絲,處理不好就是廢鋼,給工廠造成巨大損失。
黃億榮先是觀摩廠長操作,然后找書自學,自己在家反復計算,在機器上操作練習。
不到一年,整個生產的工藝流程:鋼筋-拉坯-鋼絲-熱處理-拉絲-熱處理-成品鋼絲,黃億榮都了然于胸,得心應手。
“她記憶特別好,比誰都吃得苦。我所教的技術流程,一般人3年還不一定學得會,她一年就學會了。”
2009年,沈廠長回家治病,大膽把生產管理權全部委托給黃億榮。
事實證明,黃億榮有著過人的管理技術,整整一年,在她的管理下工廠生產效益不但沒有減損,還有所增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