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變異誘發的代謝性疾病,只能聽憑命運的安排嗎?不然,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通過調節飲食和運動可以加以預防!
采訪專家: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 莫寶慶博士
1.“酶”是高效的搬運工
何為酶?酶,在機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是生物催化劑。
我們細胞中發生的各種化學反應都是在常溫、常壓、水溶液環境下進行的,為什么還能那么快速?就是因為有了酶。
比如說氧和氫要結合成水,若在常溫下,它倆慢慢地走到一起進行結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有了酶就不同了,酶是高效的“搬運工”,它會迅速地將氧和氫給“運”到一塊,并“捏合”在一起,讓它們迅速地結合。這就像我們要從南京到北京,若走,很慢,若坐飛機就快多了。
一般而論,酶促反應速度比非催化反應高103~1017倍!
酶還有個特性是“專一性”,如,淀粉酶只管催化淀粉水解,并不管蔗糖的水解;再如,在細胞分裂、DNA復制的過程中,各司其職地忙碌著DNA限制酶、DNA連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等,缺一不可。
我們人的細胞中含有數千種酶,它們各居一方,催化著生命活動中的消化、吸收、代謝、排泄、呼吸、運動和生殖等所有的化學反應。
如果其中哪一個酶出了問題,都會改變化學反應的正常進行,而引起某種病癥。
2.“酶”是肥胖控制器
如果控制代謝的化學反應的酶有了缺陷,就會造成代謝性疾病。如肥胖,就和脂肪代謝酶有關。
個案:一位朋友說她沒有口福。她什么都不敢吃,還長得那么胖,而她的一位同學,大塊吃肥肉,大碗喝高湯,身材還那么苗條。同學的精力也比她好,總是那么精神抖擻的。
科學研究證實,人體的肥胖跟體內脂肪代謝酶含量的多少、活性大小有直接關系。脂肪不能自身轉化為能量,只有通過脂肪代謝酶的幫助,才能使脂肪酸進入線粒體進行β-氧化,轉化為能量而消耗掉。
如果人體缺少脂肪代謝酶,脂肪就難以進入線粒體,不會轉化為能量,那么不管你如何節食,如何活動,你都不能消耗它。
科學家還發現了人體內的脂肪控制器-酶MGAT2,它能決定我們所攝入的脂肪被燃燒還是存儲在體內。
科學家在老鼠和人類的腸道內找到了這種酶,他們發現,體內沒有酶MGAT2的老鼠在攝入高脂肪食物時,依然能保持苗條和健康,原因是老鼠吸收的脂肪都被作為能量燃燒掉了,而不是存儲起來了。
3.痛風是肝代謝“酶”紊亂了
個案:一位朋友到南邊發展,經常外出應酬,經常是滿桌海鮮,大杯啤酒,現在患上了痛風。他在廣州和在內地老家都看過病,他說,他發現了個現象,就是廣州的痛風患者,比內地多多了。
痛風的關鍵原因是尿酸高,為何會高?嘌呤代謝紊亂了!
在組織細胞生成和死亡的代謝過程中,核苷酸的分解產生嘌呤類化合物,嘌呤經酶的作用而生成“尿酸”。
此外,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類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經過消化與吸收后,經酶的作用也生成了“尿酸”。
“嘌呤在酶的催化下轉變成尿酸”的反應,是在肝臟進行的。如果肝臟代謝不正常,某些合成酶濃度或活性增高了,某些移換酶的濃度或活性增高了,某些轉移酶又部分地缺乏等,都可造成嘌呤代謝的紊亂,讓尿酸生成得過多。
尿酸濃度過高,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會以結晶的形式在一些組織(如骨關節)中析出,讓人疼痛,形成痛風。
為何海邊的人痛風患者較多?吃高嘌呤的海鮮多了,在肝里催化嘌呤代謝的酶不夠用了!
4.缺“酶”讓細胞產能低了
哈夫病可能是“代謝性肌病”,而代謝性肌病的可能原因是:能量代謝的過程中,缺少了某種酶。
細胞線粒體是能量加工廠,而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中的一些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等,必須被進一步分解,才可以被細胞內的線粒體利用,成為生產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燃料”。
碳水化合物只有變成葡萄糖后,才能變成“燃料”。如果酶缺乏,影響了肝糖原和葡萄糖的分解代謝,這樣碳水化合物就難以轉化成“燃料”,造成進入線粒體的燃料缺乏。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必須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水解,釋放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這時它們才可能成為“燃料”,如果缺少了“水解酶”,也會造成燃料缺乏。
脂肪酸是不能自動進入線粒體內的,只有通過由“肉堿和多種轉移酶”組成的運送系統的運送才能夠進入線粒體,并在“脂肪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肉堿缺乏,也可造成線粒內燃料缺乏。
種種原因造成的燃料缺乏,都可導致能量合成的不足。
肌肉需要ATP供給能量來正常工作,當能量水平太低時,就會造成肌無力和運動耐力減低,有可能致肌肉疼痛和痙攣,甚至肌肉分解壞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