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意調理情志。傳統養生學認為,憂思傷脾,過分的憂思或思慮損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五、運動調養。慢性胃病病人在秋冬季節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六、腹部按摩保健。 右手掌勞宮穴對準神闕穴,以神闕穴為中心,作順時針方向由小圈逐漸大圈揉摩36次、左手手掌勞宮穴由大圈至小圈逆時針方向揉摩腹部36次,堅持3-6個月,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對慢性胃腸炎有很好治療作用。
相關
鏈接
湯水粥水養脾胃
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黃啟輝向大家推薦了幾款對養脾胃有幫助的湯水、粥水——
胡椒豬肚湯
原料:胡椒20克,生姜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
制作: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凈,去異味。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紅棗去核;生姜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用:胡椒是健胃、暖胃之佳品。此湯水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具有健脾開胃、祛風散寒、溫中止痛、強壯身體的作用。
北芪黨參豬肚湯
原料:豬肚半個,生姜4片,北芪15克,黨參20克。
制作:用鹽將豬肚搓擦,重復多次,洗凈與北芪和黨參放入煲內,加4碗水,煲3小時,即可飲用。
功用:此湯水能治胃氣虛,具有健脾補虛的作用。
參芪猴頭菌燉雞
原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制作:將猴頭菌洗凈去蒂,發脹后將菌內殘水擠壓干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姜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此湯水具有補氣健脾養胃的作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