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從8月初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安全生產“大會戰”在滬昆線東段凱里工務段管內拉開帷幕。為打好設備安全和人身安全翻身仗,該段、車間、班組根據自身特點,緊鑼密鼓、攻堅克難,全面出擊,“秋冬會戰”勢如破竹,有效保證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凱里工務段地處貴州黔東南腹地,管轄線路605.54公里,曲線最小半徑為450米,其中橋梁362座、隧道352座、涵洞947座,安全壓力尤為突出。為此,該段把確保安全生產作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把“安全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等理念貫穿到各項生產工作之中。為強化安全風險管理,該段完善了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制度和干部包點、對點服務制度,建立了職工、班組、車間和段“四級”隱患預防與安全分析體系,做到全員參與,全過程跟蹤,全方位防范。為防止秋冬設備整治和安全檢查走過場,流于形式,該段還專門組織工作組以“突然襲擊”作為檢查工作的重要手段,杜絕“預約式”檢查,對檢查中發現職工作業中違章違紀的情況,仔細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以徹底根除安全風險隱患。
為強化線路成段有計劃的進行全面整修,使設備質量整體均衡,保持應有的質量周期。該段注重計劃修工作,由原來工區組織生產計劃上報車間、段審批實施轉變為段、車間根據軌檢車、便攜式添乘、靜態檢查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下達施工計劃,由重點維修車間開展設備維修的計劃修工作。在下達計劃前由段及車間相關技術人員組織對現場設備情況進行詳細調查,逐枕逐軌調查,確定工作內容、工作量及工作方案。同時,以線路綜合維修車間為主體,實現機械修,根據工作需要配置相應的小機搗、起道機、拉碴機等,改變以往線路工區作業以威克為主的作業方式。近日,大型搗鼓機進駐該段,為該段線路設備進入一個合理維修周期打開了門路。
設備質量關系到山區鐵路的穩定,也與秋冬安全息息相關。為提高線橋路設備的穩定性,該段不等不靠,抓住成都鐵路局集中修進入管內施工的有利時機,合理安排前期準備工作,補碴、挖翻漿、白碴、改道、整理零配件、軌面打磨、補碴等各項工作,確保設備質量達到最優,進一步延長線路設備維修周期。
山區鐵路的運輸安全,除了設備自身質量外,路外安全也尤為重要。由于該段管轄線路處于苗嶺侗鄉,許多村寨坐落在鐵路沿線,為防止發生路外安全事故,該段注重抓好路外安全宣傳和防范工作。在線路旁設置禁行標志,防護柵欄,并安排專人負責巡視,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同樣,一年一度的防洪也是對該段安全的一場嚴峻考驗。該段在做好前期常規防洪工作的同時,近日專門成立秋冬防洪隱患排查小組,對段、車間、班組三級檢查人員按照“誰檢查、誰簽認、誰負責”原則,實施汛期防洪監督檢查落實到人。對易于發生洪災的線路區段,形成專門包保小組,每人的具體分工,責任明確,要求工作人員以徒步區間、上山下河等方式,對管內高堤深塹、河岸沖刷、危巖落石、排水設施等進行“拉網式”記名排查,交叉檢查10類病害突出的重點設備。
據悉,自8月初拉開“秋冬會戰”帷幕,該段沒有發生任何行車和人身傷亡事故,也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事故苗子,既保證了正常的安全運輸生產,又有力地促進了鐵路和地方的和諧穩定。該段干部職工并沒有滿足現有的成績,更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找差距、找不足,繼續邁向新“天地”,決心譜寫一曲更優美、更動聽的秋冬會戰安全之歌。(葉志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