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漲的分數
中國考生的分數遠遠高于美國考生的平均分。這相當于一個美國人來參加中國高考,考到了清華和北大的分數線。
即便在美國最頂級的“常春藤”盟校,“中國留學生因造假被退學的情況每年都在發生”。一位美國名校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令他“難以置信”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國西海岸一所名校一年內“勸退”了7名中國留學生,其中一半“涉嫌申請材料造假”。
“50%的中國申請者偽造他們的高中成績單,10%的中國申請者提交了自己根本沒有獲得過的獎項和榮譽。”2011年11月,《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難題》的報道,文中援引咨詢公司Zinch China的報告稱:“隨著更多學生前往美國,申請造假的浪潮可能只會惡化。”該報告立即在美國大學招生辦中引起轟動。
這篇文章發表后不久,正是美國主要大學每年年底“提前錄取”的截止日期,美國最頂尖大學在中國“提前錄取”的人數紛紛出現低潮。
然而,在嚴格保護個人隱私的美國,以及大學“紀律委員會”對于學生處分執行“保密原則”,這些“問題學生”不會像鼻子變長的匹諾曹一樣于公眾面前現形,他們總是悄悄消失。
“被退學”的故事成為一股涌動的暗流。
2011年,在美國高校70萬國際留學生中,21.8%來自中國,中國留學生是人數最龐大的留學群體。排在中國后面的依次是印度、韓國和加拿大。過去三年間,上述三國在美留學生人數變化已經趨于停滯,中國留學生人數卻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攀升。
程新是一所常春藤大學中國地區的面試官,也是從該校畢業的最早幾屆中國學生之一。2005年,程新去香港參加SAT考試時,香港考場的內地考生只有零星幾個人。2012年,SAT官方網站“大學公告榜”公布的數據則顯示,“96.8%都是大陸考生”。
“中國地區申請者本來就數量巨大,這讓誠信問題顯得更加雪上加霜。”現任加州伯克利大學招生辦主任詹瑞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如今,美國各大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手中都握著一本“招辦內參”,全稱是《理解來自中國的留學申請——為美國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服務的內部參考》,由美國聯邦注冊的非營利機構“教育與申請透明組織”對內發布。“招辦內參”中詳述了可能發生的“一攬子”造假問題。
成績,作為一項考核學生的客觀指標已經接近失效。
數據顯示,中國申請者平均參加SAT各科考試總計6.3次。為了擠進美國名校門坎,許多考生選擇重復考試“刷分”,這直接拉高了美國高校在中國錄取學生的平均分。近年進入美國部分頂尖大學最終面試的中國學生,平均SAT成績甚至突破了2300分(滿分2400分)。
而2012年4月美國高校結束的申請季錄取的全體學生中(包括美國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學生均分在2140至2330分之間,斯坦福大學在2040至2330分之間。
“中國考生的分數遠遠高于美國考生的平均分。這相當于一個美國人來參加中國高考,考到了清華和北大的分數線。”程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激烈競爭之下,一些考生開始在申請材料上鋌而走險。
“美國高考”在中國快速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