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莆田秀嶼區月塘鄉洋埭小學一年級教室中,許冬梅戴著老花鏡,端坐在最后一排椅子上,與其他一年級學生一樣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課,一起回答問題……這位被“特招”就讀一年級的53歲農村大媽,已在這里當了三個月的“小”學生,平時成績優秀,在老師眼里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記者昨日獲悉,洋埭小學將考慮在本學期末給許冬梅頒發獎狀。
孫子只會普通話急壞文盲奶奶
許冬梅告訴記者,由于家庭原因,小時候沒能上學,導致不會說普通話。后來在村里銷售玻璃,自學怎么算玻璃面積,這讓子女們感到很意外。玻璃店停止營業后,許冬梅雖忘了要怎么算面積,卻一直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愛。
“孫子、孫女都說普通話,語言不通,壓力很大。”許冬梅今年53歲,膝下有12個孫子、孫女,其中有不少孩子都在城里長大,不會聽講莆田話。每次子女們帶著孫子回老家,許冬梅總是喜憂參半。“看著小孩子們都回來了,很高興,但又跟他們說不上話,可把我急壞了。”許冬梅說。
有一次,兒子張建成帶著孫子回老家,由于語言不通,孫子竟然生氣地丟給許冬梅一句話,讓她至今難以忘懷。“小孩子很不高興地告訴他爸媽,說奶奶都不跟他說話,以后不回鄉下了。”許冬梅告訴記者,孫子的話對她觸動很大,從此她就開始了求學普通話之路。
多次求學遭拒瞞著兒子上學
下決心要學普通話后,許冬梅覺得應到小學一年級“插班”。想到自己53歲了,才要上一年級,怕被村里人笑話,于是,許冬梅回娘家讓哥哥幫忙到學校申請,可惜被拒之門外。后來,許冬梅又找來二兒媳婦,讓她到另一個村莊的小學申請,還是無功而返。鄰近幾個村的小學都嘗試過,仍沒如愿,許冬梅更加著急了。
“沒辦法,只好自己到本村的小學找校長申請。”直到今年8月份,許冬梅鼓足勇氣,直接找到洋埭小學校長黃勝豪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沒過幾天,許冬梅收到一份意外的驚喜,洋埭小學同意“特招”她為一年級的學生,9月份開學。
“最近回家她總是不在家,問她在哪里,也不肯說。”兒子張建成最近發現媽媽有些異常,經常不在家。直到這幾天,他才從鄰居口中得知,原來母親瞞著他當上了一年級的“小”學生。張建成很支持媽媽,表示會繼續支持她讀下去。從此,許冬梅開始“光明正大”地讀一年級。
從被笑話到好朋友期末可能拿獎狀
“許冬梅‘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沒有理由拒絕她。”洋埭小學校長黃勝豪告訴記者,53歲的許冬梅上一年級是個特殊的例子,有著特殊的意義,她既是學生的榜樣,也可促進老師更加認真教學。
許冬梅剛到班級時,常常遭到小朋友的嘲笑,“說她這么老了,還來讀一年級”。對此,許冬梅并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耐心地與小朋友們交流,三個月下來,許冬梅已和同班同學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知心大媽”。
“如果學生都跟她一樣,肯定是‘三好生’。”陳壽松既是許冬梅的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許冬梅的求學精神同樣讓他佩服。陳壽松告訴記者,許冬梅不論是上課還是課后作業,都非常認真對待,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
昨日,黃勝豪表示,本學期末學校將考慮給許冬梅發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