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無錫的普通公務員,十多年來,不僅個人捐款20多萬元,還利用節假日或年休假,不斷往返于無錫——延安或無錫——凱里,牽線完成30多項扶貧項目,還帶動無錫、南京和上海、北京等地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1800多萬元,使4000多名革命老區的貧困學生、孤兒、紅軍后代得到資助,幫助上萬貧困農民加入農村合作醫療。
他就是范躍寧,4月初登上《人民日報》頭版,被譽為“公益雷鋒”。他的善舉,為他贏得了江蘇和陜西的兩塊“道德模范”獎牌,成為全國唯一的“雙省模范”。
范躍寧在黔東南獻愛心
8月18日,范躍寧做客凱里人民廣播電臺《930在線》特別節目,和聽眾朋友分享著他的慈善事業和他從中所享受到的快樂。本港記者有幸一起采訪到了這位被譽為“公益雷鋒”的模范人物,而他的慈善義舉也被譽為“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市的慈善長征”。
范躍寧做客凱里人民廣播電臺《930在線》特別節目
聞君一席話 開始慈善長征路
因為一位女教師的一句話,范躍寧開始了他的慈善之路,堅定不移。
1998年初春,當時在無錫市協作辦工作的范躍寧,跟隨無錫市黨政代表團到延安考察結對幫扶事宜。在一所山村小學里,破舊、不足十平方米的陰暗窯洞,5個年級的20名學生擠在一起上課,那里只有一位23歲的鄉村女教師,每天來回30公里山路,卻拿著并不能按時發放的每月50元工資。
回憶起十多年前初到延安的一幕幕,范躍寧還是那樣激動:“我當時就問她,‘條件這么差,你怎么還堅持在這里教書?’她淡淡地告訴我:‘如果我不教他們,他們連自己的姓都不會寫。’那一刻,我的心靈被女教師樸實的話語深深震撼了。”
正是因為這位女教師這么質樸的一句話,范躍寧開始了他從無錫到延安的“慈善長征”。
從西北到西南 一如既往獻熱情
一心致力于延安扶貧的范躍寧怎么會把目光調轉到貴州了呢?這當中還得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們黔東南籍的著名歌手阿幼朵。1999年,凱里市代表團到錫參加中國第四屆民間藝術節,當時還不出名的苗族歌手阿幼朵隨團一起參加了演出,結識了范躍寧。聽聞了許多范躍寧開展慈善事業的事跡,深深被打動。她多次致電范躍寧,希望能夠學習范躍寧的慈善扶助模式,像扶助延安的孩子一樣,幫助苗家的貧困孩子。在阿幼朵再三盛情邀請下,2000年范躍寧走進了苗鄉侗寨,開始了他的慈善之舉。轉眼間,12年已過去,但是范躍寧依然保存著那張2000年8月16日蘇州——凱里的火車票。
12年過去,范躍寧至今仍保存著他第一次踏入凱里時買的火車票
苗嶺春風起 慈善事業黔東南落地開花
在范躍寧的牽線安排下,江蘇、上海、南京等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向黔東南少數民族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捐贈“母親健康快車”,捐建教學樓、舊房重建,捐贈醫療設備,資助優秀貧困學生上學……用他的話來說,貴州同樣是革命老區,又是少數民族地區,如果我能幫助他們做點事,那就太有意義了。
范躍寧在黔東南獻愛心
在慈善之路上,范躍寧也曾遇到困難和彷徨過,但更多的是收獲感動,享受快樂。2010年2月9日凌晨,正值春節前夕,凱里市格細村苗寨民房突發大火,燒毀了30多棟民房。范躍寧事后便接到了求救電話,打電話的是范躍寧曾資助過的高中生楊翠。除夕日早上,范躍寧踏上赴災區之路,并帶去30多位無錫好心人的近2萬元善款。除了去楊翠所在的苗寨外,還要去另一處他去年捐助過的鄉村——大寨村。更沒想到的是,他當晚借住的那戶農家,因怕木屋頂掉灰,墻縫鉆風,特意忙碌幾天,用報紙把四面墻壁糊了個嚴嚴實實。“這個‘報紙套房’,比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還讓人感動,住在里面,我根本睡不著”,說道這,范躍寧眼眶濕潤。
范躍寧在黔東南獻愛心
易求慈善心,難得不言棄。慈善之路,范躍寧一走就是14年。8月16日,苗族歌手阿幼朵與“公益雷鋒”范躍寧攜手江蘇無錫22個慈善家庭再次來到凱里,走進黃平縣谷隴鎮進行捐贈活動,這是他12年間第30次走進凱里。
因為范躍寧,很多貧困的孩子重拾課本,這些被范躍寧幫助過的孩子們親切的稱呼他為“爸爸”, 平凡總是給人最多感動,每每提到這些“兒女”,范躍寧眼睛總是濕潤的。
而今,這些昔日的孩童們已經長大,有的考取了大學,有的正報效社會,沿著范躍寧的腳步,延長快樂,傳遞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