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回應“一次性公路”事件
三大原因造成路面“起砂” 政府要求限時修復
3月12日,凱里市委宣傳部、市交通局對城區部分道路鋪油出現路面“起砂”問題作出回應。回應稱,持續低溫、陰雨天氣以及施工組織不合理等是造成路面出現“起砂”現象的重要原因。而此事發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交通部門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制定工作時間表,盡快組織對損壞路段進行修復,方便市民出行。
該回應稱,近幾年凱里城市飛速發展,全市車輛數量迅猛增加,車流量加大,主城區道路在2007年進行過改造,現路面已經出現老化、光滑、坑洞、擁包、車轍、龜裂等病害。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凱里市決定由市交通局下屬的道路養護單位直接對城區部分道路進行路面改造養護。
但是,路面鋪油工程實施之后,北京西路、寧波路等路段出現“起砂”等現象,引發普遍關注,有網友將這樣的路段戲稱為“一次性公路”。
針對路面出現的問題,凱里市交通局組織專家、專業人士以及技術人員進行認真的調研分析,最終認為是“三大原因”造成了路面“起砂”現象。
首先是持續低溫雨雪天氣對路面造成損壞,據氣象資料統計,今年是1961年以來同期持續低溫雨雪天氣時間最長的一次。瀝青混凝土由于在低溫環境下冷卻時間快,且長時間受凝凍和雨水浸泡,其結構受到破壞,從而出現了部分路段損壞的現象。
“在施工時間安排上,我們也有責任。因為我局的建設任務重,將城區道路改造養護工作安排在年初實施,沒有預計到有這樣長時間的持續雨雪凝凍天氣。”凱里市交通局局長龍林說。
其次,由于近年來凱里市區車輛增多,交通壓力巨大,堵車現象時有發生,在道路鋪油工程實施期間,堵車就更加嚴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施工單位被迫較早地開放施工路段的交通,造成瀝青混凝土攤鋪后養護時間不夠,從而引發了路面“起砂”等問題。
第三個原因是交通部門在施工組織方面存在不足。在實施本次鋪油工程中,養護單位對部分路段引進了“微表處”(一種養護道路的工藝)養護工藝和首次采用玄武巖材料用于瀝青混凝土施工,這本是好事,但由于養護單位在施工工藝、材料配合比等方面經驗不足,導致施工組織不是十分合理,造成施工質量存在一些問題。
據介紹,此事發生后,凱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凱里市交通局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制定工作時間表,盡快組織對損壞路段進行修復,方便市民出行。目前,凱里市交通局擬定了整改措施和目標任務,并已組織力量進場施工。截止記者發稿時,該局已完成40%的修復工作。(羅茜)
相關鏈接:凱里部分道路才鋪油就飛起沙石(圖)
http://www.zhxpm.cn/news/sh/201203/79861.shtml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