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廷 潘 斌 吳育瑞 龍本奐 龍令照 譚元勇
4月16日,在清水江畔的錦屏縣茅坪鎮高聳的黃哨山,一個年輕的鄉鎮干部倒在了去工作點的山路上,噩耗傳來,他所在的鄉鎮領導哭了,他的同事哭了,他長期駐點幫扶村寨的村民哭了,他的鄉親哭了,他遠在貴陽、遵義、六盤水的同學哭了,前來采訪的記者也哭了。
劉坤強在茅坪鎮下寨村唐宏艷家果園幫助采摘香橘
他為什么牽動那么多人的心?
他太盡職了?他太累了?是的!他在工作上十六年如一日,盡心盡力,他長期工作在基層,任勞任怨。
連日來,在清水江畔的杉鄉錦屏,人們傳誦著一個鄉鎮干部的感人故事。
他就是錦屏縣茅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坤強。一個長期堅守基層人口計生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一個用青春和生命去踐行職業理想的優秀基層黨員干部。
他沒有走,因為他的電腦還開著
在劉坤強的辦公室,他的電腦還開著,同事們都說:“他只是去工作了。”
4月16日上午,劉坤強和鎮流動人口辦工作人員吳才軍一起,徒步翻越塘搞坡到茅坪鎮下寨村塘搞組調查了解計生工作,在即將到達塘搞組的半坡,他對吳才軍說:我感覺胸悶,呼吸困難。兩人便停下來休息,吳才軍見他滿頭大汗,面色蒼白,覺得情況危懼,便打電話向鎮政府、鎮衛生院求助。鎮政府接到電話后,立即組織醫務人員趕赴現場救援。鎮政府干部職工聞訊后也自發奔赴出事現場。大家急忙脫下外衣鋪在地上,讓他平躺后進行緊急施救,同時,一邊拔打120急救電話,一邊小心翼翼地將他抬上擔架,10余人輪流抬著擔架,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跑著,大家只有一個信念,用最快的速度把劉坤強送到山下搶救。走了大約一公里,大家發覺他的臉色由白變紫。“劉鎮長!劉鎮長!你醒醒,你醒醒啊……”大家極力想用這樣的真情呼喚喚醒他,呼喊聲回蕩在山谷中,令天地也動容。然而,他們的深切呼喚最終不能將心愛的劉鎮長叫醒。劉坤強最終在大山的綠色呵護中遺憾地閉上了雙眼。
青山肅穆,巍巍黃哨山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遠行。
他永遠離開了他的同事、親友,丟下了患難妻子和14歲的兒子,還有年逾古稀的父母,年僅37歲。
經確診,劉坤強因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肌梗塞而殉職。他生前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殉職時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他走到生命的終點時,是走在為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奉獻的路上。
劉坤強是錦屏縣敦寨鎮羅丹村人,1975年11月出生,1997年7月畢業于貴州省農業機電學校機械制造專業,經組織分配到茅坪鎮農機站工作,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工作積極肯干,認真負責,2002年11月任鎮農機站站長、兼任計生辦負責人。因業績突出,2011年8月提任茅坪鎮黨委委員、鎮長助理,同年11月當選為茅坪鎮副鎮長,分管人口和計劃生育、民政、國土資源、農機、城建、科技、鄉鎮企業、工業、電力等工作。
回憶起與劉坤強共事的點點滴滴,茅坪鎮計生站站長吳松桂忍不住失聲痛哭,她說:“我和他在工作上是四年的搭檔,他性格耿直,工作踏實、認真,敢于承擔責任。他常有頭暈等現象,我們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他總是說先忙過這一段吧。真的難得找到這樣的好領導、好同事。今年計生工作任務重,我們計生人員沒有周末休息,也不分白天和晚上,可以說,他是‘有家也不能回’,因為在鎮里,它既是分管領導,又是計生辦主任,擔子重。今年春節期間,他帶隊到新建村開展工作,他的手指受了傷,他還堅持和大家一起做完了當天的工作才去縣城注射狂犬疫苗,那幾天,他受傷的指頭感染灌膿了,他也不休息,每天和大家一起進村入戶開展工作。”
這就是劉坤強,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堂堂男子漢。他從來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他從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只是默默地工作,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說起劉坤強對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關照,已到鎮里服務3年多的“一村一大”大學生志愿者陸樹靜哭著說:“我是外縣的,剛來時人生地不熟,他把我當成親妹妹一樣,在工作上、生活上特別關心。現在他走了,就像自己的家里人去世一樣,太難讓人接受了。我相信他沒有走,因為他的電腦還開著,他說回來后要修改材料上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