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24日至27日,30多位專家學者云集岑鞏,對與絕代佳人陳圓圓相關的史跡進行研討。在三天的時間里,專家們多次座談,并實地走訪馬家寨,最終形成了共識:馬家寨是絕代佳人陳圓圓香魂最終歸隱地。
岑鞏:馬家寨
岑鞏:滕紹箴在吳三桂墓前揭秘
岑鞏:滕紹箴在吳三桂墓前揭秘
岑鞏:吳三桂墓
馬家寨可望寫入清史
2012年5月25日下午,岑鞏馬家寨。
天下著雨滴,車輛在土路上輾過,稀泥湯四濺,不過,專家們的心情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大家一路上有說有笑。
“馬家寨的發現讓我們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滕紹箴教授說。
在之前的一天,滕紹箴和國家清史編委會研究員李治亭教授將二人聯合編著的《陳圓圓后傳》拿出來給各位專家參閱,兩位教授在2010年內兩次深入馬家寨考察,此書是他們考察的結晶。
在此基礎上,5月25日上午,包括滕紹箴、李治亭在內的五位清史專家將之前進入馬家寨考察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吳三桂的后人、馬家寨吳氏家族秘傳人吳永鵬也詳細介紹了歷時300多年的秘傳家史。
專家們發現吳永鵬的“口傳史料”許多與歷史記載是吻合的,比如陳圓圓兩次下湖南的時間,馬寶護送陳圓圓,然后離開的時間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史書載明吳三桂稱帝時是三月初,而吳氏家族確定秘傳人的日子是“三月三”,專家們認為這其中也有著必然的聯系。
“一個普通老百姓,光是看幾本書就能說出這么詳細、真實的歷史嗎?我看不可能,這其中定有緣由。”滕紹箴教授說。
經過研討、實地查看、再研討之后,專家在以下三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首先,馬家寨吳氏族人是吳三桂的后裔。其次,陳圓圓香魂最終歸隱地在馬家寨。第三,初步確定吳三桂墓也在馬家寨。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陳圓圓香魂歸隱馬家寨的證據很有說服力。”云南大學歷史學教授方鐵說。而在5月27日中午舉行的慶功宴上,李治亭教授表示:“馬家寨可望寫入清史。”
大美大智
多年來,馬家寨吳氏族人與附近的大樹林苗寨陳家人不允許通婚開親。
原來,陳家是當地的大戶,頗有勢力,又是苗族,陳圓圓到了馬家寨,因為皆姓陳,便到陳家認親,做了陳家的女兒,這樣掩護了自己和吳三桂余脈,使之逐漸站穩了腳跟。因此,兩寨四代交好,親如一家,所以不允許通婚開親。
吳永鵬的“口傳史料”還提到,陳圓圓來到馬家寨后,就通過認親等多種辦法躲過了清政府的追查,帶領吳氏家族苦心經營馬家寨,可謂大智大勇。
就此,多位專家提出要重新對陳圓圓進行研究認定。“史料記載,陳圓圓多次勸說吳三桂不要起兵,她有極強的政治敏銳性,吳三桂無法與之比擬。”云南大學的方鐵教授說。
據了解,歷來陳圓圓給人的印象就是美女,能歌善舞,人們多用“傾國傾城”、“絕代佳人”來形容其貌。也有一些文人墨客說她是“妓女”,在作品中用下流筆調渲染其為“妓”行為。“從規勸吳三桂不要起兵到馬家寨的出色表現,陳圓圓這樣的人物應該重新研究認定。”方鐵教授說。
不過,早在兩年前,就有學者撰文為陳圓圓正名了,他就是清華博士廖永倫。廖永倫稱,陳圓圓自幼喪親,養父家道中落,家境貧寒,不得不墮入風塵,靠賣藝為生。但她并不是一些文人墨客筆下靠出賣肉體維持生計的妓女。
“經考證,陳圓圓實際上是‘歌姬’,算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歌星、明星了。”廖永倫說,為了給這位歷史人物正名,他之前查閱了很多典籍,認定“姬是對古代對婦女的美稱”,而我國古代將以歌舞為業的女子為“歌姬”,多為絕色女子。
通過她苦心經營馬家寨的史跡可以看出,她還是一個有政治頭腦、能處置復雜局面的人物。“用‘大美大智’來形容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最適合不過了。”廖永倫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